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将兑现 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瞭望》文章: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兑现

  经过整整一年的不懈努力,体现“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原则的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终于到位,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事关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数百万教师利益的绩效工资制度,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至2010年春节前夕,各省区市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兑现了占7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继而在绩效考核后陆续兑现了占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这项政策出自2008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的亮点有二:在资金保障上,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在分配原则上,核心是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教师工资的来龙去脉

  据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过被拖欠的情况。在此后全国性的工资制度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固定工资,由财政埋单;二是绩效工资,由学校自筹。2006年的统计显示,全国小学教师人均工资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58.2%,初中教师增长了63.2%。但这一工资制度却逐渐走入了死胡同。原因之一,由于学校的创收能力迥异,各校的绩效工资数额差距越拉越大;原因之二,由于创收的压力,使学校的不规范收费及出租房屋等问题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这一次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的国家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特殊岗位及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是收入中“活的部分”,它作为发挥工资激励导向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求充分体现学校工作特点,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坚持多劳多得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的70%作为基础性部分,一般按月发放。其余的30%作为奖励性部分,由学校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自主分配,一般按学期或学年发放。

  “早些年教师的工资是一校一个办法”,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表示: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规范教师工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北京城八区中率先启动绩效工资改革的朝阳区,2008年事业单位的年平均绩效工资是3.16万元,辖区内有义务教育学校235所,其中155所学校的教师年均绩效工资达不到这一水平。区财政从2009年起,按这个年人均标准拨付数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教师的绩效工资。区教委主任滕国清坦承,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辖区内偏远农村及部分不具备创收条件的中小学的教师。

  上海市某区教育局一位副局长透露,为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该区财政每年要拨付1.2亿元。早在1998年,上海的一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把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下放到区级财政。结果,地处城市周边的一些财力薄弱的区县难以承受这一重负。用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张大同的话说,“各区县投入的不均衡造成了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他认为,“义务教育经费由‘省级统筹’势在必然”。

  而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1000多所中小学校“下放”到区县的南京市,区县级财政同样感到了力不从心。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介绍,全市财政“城区强而郊县弱”的二元结构特点明显,整个教育系统在2001年开始实行“市级统筹”:市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财力薄弱区县的农村教育。这笔钱约占全市城市教育附加费的40%,年总额达到1.5亿元。“坚持同等享受的基础上向农村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能干事、会干事的学校倾斜”,是南京市为这项有着专门账户的公共教育投入确定的原则。尽管这一做法事实上突破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使用规定。

  经过整整一年的不懈努力,体现“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原则的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终于到位。截至2009年底,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各自陆续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中,具体落实了本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标准、项目、经费及分配导向等关键问题。这标志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相结合 杏仁 义务教育阶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