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要与剩余研究


  农业劳均净产值(元/人) 196 220 274 362 448 486 532 591

  农业劳动需要率N值(%) 69 58 57 48 54 55 58 6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

  由N值的经济意义可知,自建国以来农业劳动就不完全是社会需要的,是一直有剩余的;其剩余程度在1978年以前有增无减,到1978年农业劳动剩余最严重;自1979年以后到1982年,农业劳动被社会承认的程度提高了,农业剩余劳动减少了,到1982年大概恢复到五十年代的水平。纵观整个三十年间,以1978年为转机,前后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N值,农业劳动需要率,农业劳均净产值占社会劳均国民收入的比率,是一个高度综合的社会经济指标。它既可以反映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业的差距以及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又显示着社会经济宏观决策的优劣。结合实际情况看,我国五十年代迅猛发展重工业,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的统购统销政策,限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的流动;六十年代,自然灾害、“大跃进”等造成初期三年的农产品奇缺及整个经济的困难;中期开始的“文化革命”动乱,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达十年之久,使得社会劳动结构凝固僵化,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决定了这个阶段N值曲线的低落;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首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力,继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在农村广泛推行生产责任制,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及乡镇企业,使得N值在这个阶段迅速抬升。N值的小大变化及其曲线的降升转折,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由比例失调不正常发展转变到比例比较协调的、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这即是N值及其变化所透露出来的主要信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耕地 农业机械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