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地,走近建筑工人
2007年底,我们开始走进工地,大规模接触建筑工人。为什么去关注建筑工人?今天看来这既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我们最初的打算是进行农民工社区的研究。2007年底,我们选择了京郊的桃源村作为田野调查的基地。桃源村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五环以外,距离市区大概10公里。村里本地居民3000多人,外来人口多的时候达到一两万人,是典型的外来人口社区。按照政府的规划,这个村子即将被拆迁,大规模的商品房开发建设即将开始。我们走进村子的时候,农业耕地的征用已经完成,开发商正在和村民洽谈房屋拆迁的事宜。村子的北面一片别墅群已经初现雏形,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工期,工地上尘土飞扬,一派繁忙的景象。每到夜晚的时候,村子靠北的主街上就会有大量的建筑工人,正是这片工地和这些工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让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建筑工地和建筑工人身上。当我们试着走进工地,走近这些建筑工人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工人的处境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虽然新的《劳动合同法》已经出台,但工地上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没有劳动合同。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劳动强度大,吃住条件差,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竟然不能按月拿到工资,甚至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连工资都拿不到。为了讨工资跳楼、堵马路、爬塔吊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悲剧也不绝于耳。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建筑行业的黑心经营者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些疑问让我们对建筑业、对建筑工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建筑工人是中国新兴工人阶级的主体,但这一人数多达4000万的群体却长期被遗忘在角落里。相对于南方工厂的打工仔打工妹,建筑工人更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关于农民工研究的海量文献里,专门针对建筑工人的文章屈指可数,这同建筑工人群体的规模及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的重要性极不相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地”。国家、资本和劳工等多方力量都在建筑工地这一场域得以集中展示。走进工地,走近建筑工人,实际上为我们观察和理解中国新工人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借鉴马克思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我们试图将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引入到社会转型和工人阶级形成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之中,无产阶级化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建筑工人除了具有农民工的基本特征,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认为,建筑工人的农民属性更强,如果说存在着一个无产阶级化系谱的话,他们当属序谱的低端。建筑工人亲手打造了精美的城市,但他们却距离城市文明最为遥远。工程一结束,他们就要被迫离开,他们永远生活在城市的最边缘。与南方工厂工人相比,建筑工人和农村联系更为紧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农忙季节还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民的身份也最为认同。建筑工人的这些特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考察农民工群体艰难的无产阶级化过程,他们的反抗,以及作为新兴工人阶级形成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
在方法上我们主要采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亲自走进工地去进行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我们力图摆脱空洞的数字和抽象的描述,去还原建筑工人生动鲜活的形象。从2007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在最初桃源村工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又扩展到北京周边的四个工地,直接接触了上千名工人,深入访谈了上百名工人。访谈对象主要是男工,也包括少量女工,既有技术工人,也有小工,涉及木工、钢筋工、水泥工、抹灰工、水管工等几乎所有建筑工种。我们还访谈了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公司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工人,理解建筑工地上的劳动关系(包工制度的历史及其维持条件),我们还在春节和麦收秋收季节,随同建筑工人一起回到他们的家乡。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在河北保定、邢台、邯郸等地建筑工人比较集中的4个村庄展开调查。
两年调查的经验告诉我们,工地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难以进入,建筑工人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触。在和建筑工人的接触当中,我们怀着真诚的心聆听他们的故事。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更自觉地反思和批判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的原则: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不应该是单纯的信息提供和索取的关系,尤其是农民工的研究,研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回应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和困境。我们动员周围的老师同学给工人捐赠图书资料,在走访工地的时候免费提供给工人借阅,每周到工地上为工人们播放一场电影,缓解他们打工生活的单调乏味。我们在桃源村建立活动基地,为工人开设文化活动室,免费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在丰富他们打工生活的同时也逐渐地提升他们的权利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也介入到一些讨薪和工伤索赔事件中,陪伴工人争取自己的利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3-07-19/13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