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引导农民工有序就业 保障农民工权益


  “由于淮安市企业外向依存度比苏南低,人员流动性也较苏南等发达城市来说相对平稳。目前没有发现外出务工人员有异常的大量返乡的迹象,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也没有明显增多。”江泽清说。

  福建泉州

  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从‘暂住’到‘居住’,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外地来打工的人来说,心里感觉暖暖的,有了归属感,感觉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泉州市新湖社区居民陈小婷说。

  2012年4月,一份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工众网联合发布的“农民工幸福感排名”调查显示,在全国20个主要用工城市中,泉州农民工幸福感高居榜首。

  2012年9月,泉州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办证居民可以部分享受与泉州市常住人口同等待遇,如参加市、县两级公务员考试与泉州人享有同等待遇,子女可在泉州参加中招升读高中,可在泉州办理因私出境商务手续等24项优惠待遇。

  福建省泉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创业、就业。目前,泉州共与国内150多个城市建立了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吸纳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80多万外来工。在引进更多外来工来泉州工作的同时,泉州更加注重稳定现有在泉州务工的外来人员。

  在石狮市飞鸿五金饰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生产、包装。公司行政经理吴长才说:“工厂现有400多名工人,98%是外来务工人员,公司提供吃、住,每月每周按时休息,员工人数也比较稳定充足。”除了满足工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外,工厂还专门设立了健身房、图书预览室等。

  泉州市围绕“用足本地工、留住外来工、减少用工量”,努力实现职工队伍本地化,清理和取消针对外来工不合理的规定和收费,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稳定性,吸引外来劳动者扎根泉州、融入泉州。

  企业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愿意留下来成为“新泉州人”,也逐渐把泉州当成第二故乡。“在这里生活我没有觉得自己是外地人,买房、买车、孩子上学,我享受的是和本地人一样的待遇和福利,泉州给了我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在这里生活我很踏实!”吴长才说。

  为了解决好这些“新泉州人”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的权益,泉州出台了《泉州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暂行规定》,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与本地市民一样的合法权益,可拥有泉州户口,子女入学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等。如今,外来务工人员在泉州同样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每月交3元即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医疗补助;子女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一样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

  2007年以来,泉州实施“多证合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给外来人员教育、社保、买限价房等10大同城市民待遇。当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试行)》,正式启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改革。由此,泉州市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将多个证件合并为一证,统一办理,统一收费,并赋予暂住证新的内容和优惠。

  泉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黄天凭说:“我们非常重视依法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通过建立企业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率先在福建省建立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2年多来先后通报31家严重违法企业并在有关媒体曝光,从而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收入,依法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

  由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福建省泉州市让180万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泉州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对象,拥有了归属感。

  输出地

  四川资阳

  劳务输转措施多

  焊过卫星设备、焊接过输油管道、还在核电站焊接过机器的黄德春是一名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的农民工,1990年,他在深圳学电焊,并考取了国际焊工证书,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的称号,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黄德春的个人经历和成长,从侧面反映了资阳市劳务输转和开发工作的亮点。2012年,资阳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2.1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9.39亿元,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共培训6.4万人。2012年,资阳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规模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6.69%;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803.8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劳务收入 今年以来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