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就业心态调研:不愿返不能返不敢返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1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268万人,省外输出1190万人,省内务工人数首次超过了省外;劳务工省内就业人数同比增加了126万,其中约24万人是从省外转移到省内的。今年春节前从省外返回河南的劳务工比往年增加了20%,春节后不愿意继续到河南省外就业的劳务工比往年增加了15%,人数约180万。

  “当前的就业形势可归纳为‘东部压力不小,西部动力更足’”,丰城市劳动就业局副局长黄木根说,“中西部不仅是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池’,也逐步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这几年,丰城市相继引进了东鹏、斯米克、唯美等大型建筑陶瓷企业和富士康等电子企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外地人前来务工。

  “今年以来中西部返乡就业的人数略有增加,带回了技术,对中西部是好事。”黄木根及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东部略微减少的就业需求在中西部地区不但得到了释放,并且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还进一步增强了内生动力、扩大了就业需求、提高了自身的吸引力。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今年初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判断。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计划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占57.1%,在县外从业的较去年下降5.4%,接近九成的农民工的就业意愿是“足不出省”;准备创业的占13%,比上年提高5.5%。就地就近就业越来越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而在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同时,农民工也开始并日益注重家庭成员的团聚、子女教育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的改善。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正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总量型过剩矛盾开始向结构型短缺矛盾转变,“体力型”劳动力向“素质型”劳动力转变,“城乡就业分置”向“城乡就业一体化”转变。

  “离警戒水位已越来越近”

  在东部沿海地区,记者发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依然突出、工业持续回升的压力依然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等一些共性问题,易对就业市场形成较快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首先,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依然突出,外贸持续下行对相关企业和就业产生不利预期。例如,浙江对欧盟出口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增幅,同比分别回落3.9个和1.4个百分点。山东上半年对美国、日本出口仅分别增长3.2%和5.7%,对欧盟、韩国、东盟则都呈下降趋势。

  其次,工业持续回升的压力依然突出。上半年,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一季度回落3.4个和1.1个百分点;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亏损户数530家,亏损额达45亿元,分别增长30%和45%。

  第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据广东省发改委对近100家企业调查,销售收入和利润双下降的企业占39%,手持订单减少的企业占47%。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回升信心不足、亏损增加,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出现由供不应求转向需求不足的苗头。广东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总体贷款需求指数为65.2%,为2004年调查开展以来最低点。同时,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从年初的1.16下降至6月份的1.05,表明当前就业压力有所增大,需要密切关注;而各地普遍反映劳动力成本还在逐步攀升,江西、浙江、河南等省普涨15%以上。

  观察劳动力市场,则可发现短期来看,用工紧张暂时性缓解。回到人力市场的农民工重新流入了缺工企业,在务工地的“内循环”中暂时缓解了“用工难”问题。据广东省人社厅市场监测显示,全省市场月度求人倍率由今年1月份的1.16逐步下降至5月份的1.08。浙江省5890家监测企业中,缺工比例和调查缺工率分别回落至32.1%和2.88%。

  但长期来看,招工难仍未根本解决。监测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和传统服务业用工缺口占缺工总量的70%左右,部分制衣、制鞋、纺织、箱包、五金、餐饮等行业因工资福利待遇缺乏吸引力,缺工比较明显,特别是少数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外贸出口型企业缺工已成常态化。

  天津南洋胡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戴敏告诉记者,经济下行趋势下,素质差、劳动生产效率低的无职业技能者及老年劳动力将首先从工厂内“挤出”,其再就业的困难较大,难以在“内循环”中重新消化。同时,企业对技工的渴求仍难以满足,结构性缺工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总体 连续 劳动力市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