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山东曹县三招破解“三大群体”就业难


    近年来,曹县把就业当做民生之本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多措并举破解三大群体就业难,有效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题。

    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近年来,曹县针对务工农民缺少劳动技能、就业能力弱、收入低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使务工农民实现了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通过整合县内教育资源,以县就业培训中心和技校为重点,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开展岗前岗中实用技术培训和“储备式”技术人才 培训,先后对两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建立起门类相对齐全的技能人才库。县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用工单位需求随时组织劳务 输出,并在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北京、济南、上海、苏州、广州等20多个城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同时,曹县还配合用工单位需求,对务工人员进行政治理论、 安全生产、文明礼节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力,使他们走得出、干得好、留得住。从2010年以来年曹县共培训2万人,曹县籍女青年 李小萍,参加了曹县就业办委托举办的创业培训,去青岛工业品厂打工后,被聘为销售科长。据统计,近几年这个县在外务工农民中有两万多人担任单位业务技术骨 干、生产主力,成为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香饽饽” 。

    曹县 “用人单位下订单、培训机构列‘菜单’、政府补贴来买单”的“三单”培训模式,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题。对农民工订单式培训,就是由用工企 业向当地劳动就业部门提供所需工种、技术、人数、薪金信息,劳动就业部门根据订单要求组织培训。这种订单式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农民工求职的针对性,让农民 工更快上岗、人尽其才。据悉,“十二五”时期,曹县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加大对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为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和新成 长劳动力提供必要培训。

    每年春节前后,曹县积极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为农民工搭建信息对接、人岗对接平台,帮助农民工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 曹县还建立以乡镇人保所为中转站、以企业行政村为信息端点的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按照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求职意向等储备全县富余劳动力 资源综合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曹县还建立覆盖全县的就业信息监测和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统一联网、信息共享,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咨询、就业培训等公共信息服务,建立跨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共享、协同机制。2012年以来,县乡已连续举办城区招聘会18场,乡镇招聘会48场。

    曹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50万以上,最让农民工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留守儿童。为此,曹县多措并举向农民工家庭的儿童送温 暖、送真情、送关爱,使外出农民工感受政府的关怀,让留守儿童留守不流泪。曹县以村级基层组织为主体,督促村干部和现有监护人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以计划生 育干部为主体,配对“爱心家长”,建立长期深入联系,给他们以温暖与呵护;以教师为主体,推行 “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气氛融洽的家;认真落实留守儿童“两免一补”政策,建立贫困留守儿童资助制度和助学金制度;妇联开展“妇委会联系留守儿 童”活动,组织妇女为“留守儿童之家”捐赠玩具、体育用品,让留守孩子在“留守儿童之家”寻找快乐;曹县建立 “爱心热线”,每月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至少一次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生活、学习情况的交流,用“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方式,强化 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的关爱。

    全方位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曹县积极实施“岗位拓展计划”,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渠道,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同时,实施“基层就业 项目计划”,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服务岗位,启动“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曹县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全方位、多渠道 促进大学生就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鹊桥”,扩大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开发公益性岗位接纳高校毕业生,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 入伍服兵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订单式 劳务输出 多渠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