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下岗人再就业路上的引路人


  “三心指的是对求职者要有‘爱心、真心、耐心’,四清即是要‘摸清求职者下岗原因、家庭现状、具备技能、择业要求’,五勤就是职业指导者必须具备‘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脚勤’的素质。”李少澎介绍说,由于这个方法指导性、实用性、操作性和科学性很强,因而职业指导的成功率倍增,赢得了前来求职的下岗人高度信赖。

  一时间,“环潮职业介绍所”好评如潮,声誉鹊起。

  严格执行“下岗职工不收费”

  如愿上岗“就是最大的报酬”

  有了好名声,慕名前来“环潮职业介绍所”寻求职业指导的下岗人多了起来。然而,现状是“僧多粥少”,能提供给下岗人再就业的社会岗位毕竟很有限。

  面对每天一茬又一茬来到所里咨询、求职的下岗失业人员,“望着他们焦虑、急切、无奈的神情,我很同情也很犯困。这时,我心里总下着一个决心:不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我就不会罢休!”李少澎说得好,可做起来并不轻松啊!

  有人说,下岗失业人员是企业改制转型的落伍者。“这我不认同!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他们为了大局作出人生上如此重大的牺牲,国有经济改革步子能迈得出去吗?全社会的稳定大局能长期维持下去吗?”基于这种灼见,李少澎对待所有上门而来的求职者都赋予了满腔热情,提供“三心、四清、五勤”的优质服务,并承诺“严格执行低收费,下岗职工不收费”,千方百计地向每个人交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镜头一

  李少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该所开办半个月后的一个镜头。那天下午两点许,下岗女工许女士来到职介所里求职。当得到指导人员提供的许多详细信息后,她筛选再三并表达了上岗意愿。手续快办完时她为难地低声问了一句:“要付给你们多少钱?”李少澎笑着告诉她:“对下岗职工我们是不收费的!”

  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看着那位女工还是将信将疑的样子,李少澎诚挚地解释道:“我也是一个下岗职工,你的处境我最理解。你既然有信心上门找我搭桥牵线,我就有义务帮你实现再就业,你能如愿上岗就是我们最大的报酬了……”一番话让她感动得连连叩头致谢。

  时隔不久,当那位女工真正上岗挣得第一个月工资时,她又高兴地来到了职介所找上李少澎:“我领到工薪了!你就收下我当时的介绍费用吧,当是我对你等操心的答谢吧!”在场的同事们都坚决履行诺言婉拒了。这时,她再也抑制不住感激的泪水,对着李少澎迭声说“你是下岗人的贴心人啊!”

  镜头二

  李少澎不遗余力地鼓励、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解决社会再就业的服务队伍中来,用最直接的方法解决社会再就业问题。这也是业界人士有口皆碑的美谈。

  2003年3月中旬一天上午,李少澎正在职介所里忙碌着,一个大约30岁的青年男子走进来,亲切的叫了一声“李经理”。经他提醒后,李少澎才想起来,他是小时的一位邻居小蔡。多年没见面了,小蔡这次是因为失业来这里找工作的。这小伙子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挺聪明的。李少澎当时就以同龄人的身份,用自己下岗后的奋斗经历耐心地对他进行就业指导,启发他创业同样开一家职业介绍所,携起手来共同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他的帮助下,小蔡不久便创办了荣盛职业介绍所,如今也为促进潮州再就业服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环潮职业介绍所”创办迄今,仅接待下岗人员就多达59877人次,经职业指导成功实现再就业者达33887人次,其中下岗职工有13263人次。

  “在我的记忆里,像这类故事真的不胜枚举,可我一个个都记忆犹新。”李少澎总是这样说。因为在他的创业史上,每一个故事都鲜活地记录着职介所艰辛、努力前行的历程,每一个故事就是他们尽心尽责服务下岗人、竭尽所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新的追求——

  让职业指导社会化

  “安置一人,温暖一家;安置一批,稳定一方。”这句话,是李少澎从事职介业十几年之后概括出来的,也是他的新追求—— 让职业指导社会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芦苇 积累 筛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