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促进就业


  【摘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当前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和多余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紧密相连的,这三者引 起了就业市场的竞争。要解决就业难问题,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要由速度为追求目标,转向以创业、就业为主要目标,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 式。

  【关键词】就业市场 经济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就业已完全市场化,政府引导劳动者在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已经建立起日趋完善的就业体系。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变 化,引起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问题:一边是令人兴奋的经济增长率,一边又是大量 存在的失业人口。经济发展与就业二者没有必然呈现水涨船高的关系,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就业市场的特征

  当前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和多余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这三者引起就业市场的竞争,引起就业难的问题,也决定就业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突出特征:

  政府的服务作用明显。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行使行政职能,在就业中政府的职能不是服务而是行政指令:制定分配计划,执行分配计划,根据当时的 社会需求决定工作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政府的职能是行政指令和政策引导,以政策为主导,提出就业的方向性意见,引导劳动者的方 向流动。目前,就业已完全进入市场化阶段,以劳动者就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体系,已完全建立并趋于完善。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了保证劳动者顺利 就业提供各种按政府部门职能所规定的服务,其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人文关怀、最能体现服务职能的是为劳动者建立人事代理制度。人事代理是由政府人事部门委托 的人才服务机构,对劳动者有关人事事务进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劳动者从被动分配到自主选择。我们以前的计划经济分配体制,劳动者的主动性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主动性。在主观上只是被动适应,等待政府分配单 位。但自改革开放开始到市场机制的建立,劳动者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与之相适应,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者能够根据社会 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选择自己的职业,劳动者就业市场已经形成开放、流动的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了竞争。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后,一批新兴产业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一批采用新技术的行业也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与之相反,一些落后技术的产业没有了就业岗位,形成结构性失业。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小企业为我国就业、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中小 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批知识分子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新生的一批中小企业成为知识密集型。这两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就业 者。中小企业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从 中走出的人员多被中小企业吸纳。但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瓶颈,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政府要改变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变审批制为注册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 造一个好的环境。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就业的思考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学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 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通常所说的经济发展模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发 展思路、分配方式等。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依赖投资推动。结果是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使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就业增长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如 何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误区:就业具有派生性和从属性,是 依附于经济增长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不够重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以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本身 就存在着实现的可能性问题,就业问题根本上要通过发展就业来解决,不能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来谈就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要在资本和劳动良性互动 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模式的调整实现以劳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就业为中心兼顾经济增长。其主要内容如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技术改造 进一步优化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