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凝聚集体智慧 建言农民就业创业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一是改变目前以短期、适应性、入门性培训为主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均补贴标准,开展初、中级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全市各类技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三是企业应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解决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改进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办法,鼓励和奖励考生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确保职业技术学校能招足生、招好生,为地方经济输送合格的生源。

设立人力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组织跨地区劳务合作。在积极发展跨区域劳务协作,有序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劳务基地的作用,拓展新的基地,探索 “劳务输入+免费培训”模式,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劳动力配置方案,分批分期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鼓励和引导非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积极与外省的劳务输出机构开展业务往来,使外来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更加规范化和市场化。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及时预防和处理企业违法用工行为。

发挥民办职业中介作用,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合理规划、扶持社会组织、私人职业中介规范健康发展,逐步引导其走上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服务经济发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 “企业落户到哪里,就业服务就跟踪到哪里”的原则,做到 “超前着想、主动服务”,企业用工服务工作要与企业引进同步进行。同时,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增就业人员、在外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失业信息台账,健全就业和失业动态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

强化服务 力促企业用工稳定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和企业内部战略的调整,淮安市大型企业和新引进投资项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现象,全市企业用工缺口一度达到4万人。进入2010年,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淮安市委、市政府统筹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加大服务企业招工的行政推动力度,多形式组织和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招用工难题。

  建立企业自主招工、政府提供服务的用工 “市场化”机制。在招工过程中,确立企业是用工主体的意识,而政府部门的定位则是提供服务,培育和推动劳务派遣机构健康发展。同时,以 《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和监管劳务派遣行为,建立企业用工 “市场化”机制。

  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集散地”。市、县、开发区用地规划可留出专门区域,引导民间人力资源机构集中进驻,形成以公益性市场与民间市场隔街相望、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集散地”。同时,要在各类企业建立严格的空岗报告制度,在各乡镇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制度,减少企业招工成本和劳动力求职成本。

  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蓄水池”。近年来,淮安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一直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并提出了各项农民工素质提升对策。当前,在淮安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蓝领工人的时刻,要充分落实国家、省扶持职校、技工学校、高职等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的有利政策,制定吸引外省市初高中毕业生来淮安就读职校的优惠政策,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企业需求,培训优秀人才,形成人力资源企业用工 “蓄水池”。

  建立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 “保障网”。在稳定企业用工上,政府部门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抓紧建立健全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基本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在内的广大劳动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保证,形成人力资源 “保障网”,此举对于稳定农民就业、稳定企业用工具有长远的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技能培训 相结合 取得实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