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返回 打印

凝聚集体智慧 建言农民就业创业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6-25  互联网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江苏企业用工需求快速增长, “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成为当前影响省内各地统筹城乡就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和培训工作,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 “蓄水池”,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久前,针对部分企业缺工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江苏省农村劳务输出输入协会组织开展了 “应对招工难 助推农民就业创业”有奖征文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思广义,凝聚智慧,共同研究解决这一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征文活动形成了一批见解独到、措施创新的文章,从实践情况、理论创新、政策建议和落实成效等角度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本版今日选择部分优秀征文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优化战略布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年来,徐州市多途径、多措施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并逐渐形成了 “百万徐农走天下”的局面。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发展空间仍待拓展,影响此项工作开展的一系列问题也亟待阐释说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应继续坚持。徐州市目前共有农村劳动力354万人,已转移就业204万人,扣除耕种业需要的农村劳动力90万人、超过劳动年龄的从业人员及因病、残等原因无法从业的劳动力26万人,全市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34万人 (不包括新成长劳动力)。但是,滞留在家的多为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转移困难人员,劳务输出难度较大。因此,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与城市化战略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主要是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在1978年至1997年的20年间,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全国从业人员就增加6.7%。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正在推动着我国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向以非农就业、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化国家过渡。但问题是,目前很多地方的城市化只是通过城市建设或市民生活需要等方式解决了农民工的暂时性就业问题,而并未解决农民户籍迁移、入城定居的市民化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与村建设相结合。当前,很多乡镇经过多年劳务输出,滞留在农业和农村的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的难度增大,甚至出现了只有 “386199部队” (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的“空心村”。因此,应在继续推动劳务输出的同时,从农村内部寻找新的消化途径,使转移困难人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实现转移,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实现转移。

应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新的就业形势,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思路。目前,应不失时机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六个转变”:由单纯的转移就业向全面的城乡统筹就业转变;由自发性、个体转移就业,向有组织、成规模转移就业转变;由以劳务输出为主,向劳务输出、就近就地转移(尤其是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三路并进转变;由体能型转移就业,向技能型、素质型转移就业转变;由季节性、临时性转移就业,向稳定型、长期型转移就业转变;由不公平、受歧视的转移就业,向体面转移就业转变。

从长远来看,应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问题。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利外部环境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挥、培养农村的内部发展因素,尤其是要培训农村的人力资本,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一种“逆淘汰”式的转移,即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主要是农村中年龄轻、素质高、村建设紧缺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大量转移进一步稀释了农村本就稀薄的人力资本积累。所以,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索。(徐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赵忠德 张立伟)

提速人才培养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目前,镇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双轮驱动”带动全市企业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解决好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高效供给问题,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工作,对于实现这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人力资源配置渠道。一是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加快推进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所 (站)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基层平台建立企业用工需求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发布工作机制等就业服务工作。二是不断强化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拓展市场服务项目,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形成完善的就业服务组织体系。三是建立用人单位空岗报告制度和就业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用人、劳动者求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一是改变目前以短期、适应性、入门性培训为主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均补贴标准,开展初、中级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全市各类技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三是企业应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解决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改进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办法,鼓励和奖励考生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确保职业技术学校能招足生、招好生,为地方经济输送合格的生源。

设立人力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组织跨地区劳务合作。在积极发展跨区域劳务协作,有序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劳务基地的作用,拓展新的基地,探索 “劳务输入+免费培训”模式,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劳动力配置方案,分批分期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鼓励和引导非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积极与外省的劳务输出机构开展业务往来,使外来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更加规范化和市场化。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及时预防和处理企业违法用工行为。

发挥民办职业中介作用,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合理规划、扶持社会组织、私人职业中介规范健康发展,逐步引导其走上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服务经济发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 “企业落户到哪里,就业服务就跟踪到哪里”的原则,做到 “超前着想、主动服务”,企业用工服务工作要与企业引进同步进行。同时,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增就业人员、在外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失业信息台账,健全就业和失业动态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服务。

强化服务 力促企业用工稳定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和企业内部战略的调整,淮安市大型企业和新引进投资项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现象,全市企业用工缺口一度达到4万人。进入2010年,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淮安市委、市政府统筹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加大服务企业招工的行政推动力度,多形式组织和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招用工难题。

  建立企业自主招工、政府提供服务的用工 “市场化”机制。在招工过程中,确立企业是用工主体的意识,而政府部门的定位则是提供服务,培育和推动劳务派遣机构健康发展。同时,以 《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和监管劳务派遣行为,建立企业用工 “市场化”机制。

  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集散地”。市、县、开发区用地规划可留出专门区域,引导民间人力资源机构集中进驻,形成以公益性市场与民间市场隔街相望、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集散地”。同时,要在各类企业建立严格的空岗报告制度,在各乡镇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制度,减少企业招工成本和劳动力求职成本。

  建立企业用工人力资源 “蓄水池”。近年来,淮安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一直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并提出了各项农民工素质提升对策。当前,在淮安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蓝领工人的时刻,要充分落实国家、省扶持职校、技工学校、高职等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的有利政策,制定吸引外省市初高中毕业生来淮安就读职校的优惠政策,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企业需求,培训优秀人才,形成人力资源企业用工 “蓄水池”。

  建立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 “保障网”。在稳定企业用工上,政府部门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抓紧建立健全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基本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在内的广大劳动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保证,形成人力资源 “保障网”,此举对于稳定农民就业、稳定企业用工具有长远的意义。

  建立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促进农民就业为要点的人力资源 “强后盾”。进一步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逐步加大农村就业资金投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统筹使用各项培训资金。同时,农村就业平台到村规划应按照与城镇相同的标准来安排,对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设置、人员和工作经费渠道等,在省乡镇机构改革等政策性文件中予以明确,作出制度性安排。财政对农村平台机构的经费要给予大力扶持,确保基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平台建设及时到位,以便提供更加快捷的就业服务。(淮安市劳动保障学会 洪大伟)

  策略革新 抓出就业服务实效

  盐城市实施的 “牵手行动”,以“企业招员工不出厂门、农民找工作不出家门”为目标,以提高组织层次、扩大对接范围、创新服务方式为内涵,以区域联手、部门协同、供需互动为特色,以个性化、制度化、常态化为保证,节点与常态相结合,使更多的农村劳动者走上了就业岗位,帮助缺工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自2008年春始,盐城市劳动保障部门启动实施了服务企业用工、帮助群众就业的 “牵手行动”,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革新组织推进方式,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部署,统一行动,统一要求,整体推进。二是信息发布方式创新。三是多渠道组织应聘者报名。求职者可以到县、镇 (乡)、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登记,或与用人单位电话联系、填表邮寄到用人单位等方法报名应聘。四是改变洽谈方式。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信息汇总梳理并及时反馈到各招工单位后,供需见面、考核洽谈时间、地点和方式由用工单位自行确定。五是创新跟踪服务方式。对招工单位进行跟踪回访,建立招工单位诚信档案,作为今后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的依据。对没有匹配成功的岗位信息,继续实行用工服务,并将其作为职业培训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

  在首次组织的 “牵手行动”中,全市共有1032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74839个,45502名求职者报名应聘,录用率高达51%,比以往提高一倍。

  “牵手行动”紧扣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将服务企业用工和帮助群众就业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特色。

  全市联动,充分利用了岗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牵手行动”取得实效的前提;深入广泛宣传,使每个求职者得到岗位信息,是“牵手行动”取得实效的基础;洽谈时间充分,有利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反复沟通,是 “牵手行动”取得实效的保证;发挥整体功能,提升就业服务系统的贴近服务能力,是“牵手行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节点和常态相结合,则是“牵手行动”的一大特色。

  全市联动的举措,使求职者特别是广大农村劳动者获取的岗位信息更多、择业选岗的空间更大,同时也使招工企业选择员工的范围更大,充分利用了本地岗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降低了招工和求职成本,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在 “牵手行动”中,对招聘录用的人员,建立基础管理台账,实行实名制;对未实现招聘计划的用工单位进行再登记,进行用工指导;对无人报名应聘和未能招到员工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和分析,并结合该市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三、周五举办的劳务集市,继续提供招聘服务。

  2009年初,盐城市投入近200万元,改扩建了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以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据统计,周三、周五进入该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企业超过80家,求职人员达1200人,每场均达成录用协议500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化的效果再一次得到体现。

组合措施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企业 “招工难”、“技工荒”等现象的产生,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而且,这种现象始终伴随在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必将对旧有经济运行格局和企业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加快增长方式转型。改变单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发展的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引进和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加强传统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努力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减少企业经营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突破 “招工难”瓶颈。

  开展劳动用工指导,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提高工资待遇,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真诚善待员工,努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完善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三是发挥公众信息监督作用。尽快建立企业公众信息定期调查披露制度,对企业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公众信息进行定期调查和披露,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同时为企业合理制定各项劳动标准提供依据。四是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制定和完善鼓励外来工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突出技能培训,实现人岗有效对接。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调整培训专业结构,进一步强化为所有劳动者职业生涯提供终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要注重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依据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要求,实行 “需求导向型”的培训;另一方面,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上,把培训目标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上,围绕市场需求,举办短期班、专题讲座、定向培训班。

  不断开拓创新,帮助企业拓宽用工渠道。一是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二是继续实施 “青年就业见习”制度。三是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指导各行业商会(协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开展本行业企业缺工用工调查,及时收集、分析本行业用工信息,及时反馈本行业企业的要求和建议,协助企业破解 “招工难”问题。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解决“招工难”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帮企业解决 “招工难”问题的积极性。(南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秦佳)

  创新思路 服务农民就业增收

  农民增收与农民就业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此项工作,必须重视并加强农民就业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促进农民就业的服务机制,改革与创民就业的工作思路及管理体制。

  要重视并加强农村就业的基础性工作。一是统一城乡劳动者的统计口径。城镇和农村女性的劳动年龄段、农村劳动者中的 “劳动力”、 “半劳动力”,以及对于农民、被征地农民、无地队 (城中村)居民等各类统计口径亟待统一,避免因口径不同导致统计数据不同,增加工作规划、考核和决策分析的困惑。二是建立权威的农村就业失业定义和评价标准。三是健全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动态登录,进一步充实完善城乡人力资源数据库,为当前劳动就业服务提供比较准确的动态数据,并为今后业务拓展夯实基础。

  健全和完善促进农民就业的服务机制。一是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职能。在农村工作口已经将 “农保”纳入农村村级管理职责的前提下,把“农保”与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并轨,同时扩充劳动就业管理服务职能,一并列入农村基层组织的分工和考核。二是完善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统一服务项目、标准。要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不断加强镇、村劳动保障基层工作机构的建设,使其逐步由 “选修项目”发展形成 “必修项目”。三是加快落实对农村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措施。各级农村组织应采用在村建设中积极开发农村社会公益性岗位,以及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采集岗位等措施,实行“托底安排”就业。四是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开拓发展第三产业空间。鼓励和扶持农民创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延伸,从无序竞争向规范运作延伸,从生产制造领域向第三产业领域延伸,真正实现农民创业有成效、家庭收入有提高。

  改革与创民就业的工作思路及管理体制。一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实行城乡政策普惠的原则。二是更新对农民实施技能培训的思路,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三是农村劳动者的从业产业要科学合理,全面发展。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要保持合理的从业比例,给新型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以较大的发展空间,顺应农民发展经济的自主愿望和能力。四是打破条线界限,结合农村特点建立一元化领导的农村社会综合性管理体系。在村级工作机构统一服务制度,制定各专项工作标准,平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与经济待遇,形成覆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援助和计划生育等内容的,统一联动的民生管理服务体制,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6-25/11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