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议案》的实施,加速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2003年以来,广东省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4.3%提高到53.7%,相当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61.4万亩,产量增加8.8亿斤。渔业养殖机械等现代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效益,一组深水网箱养殖的产量相当于400亩鱼塘产量。2010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比2003年减少了50多万亩,但产量和单产分别提高了19%和25%,单位水产品产值是2003年的13.6倍。广大农(渔)户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直接受惠,农机化经营收入从2003年的65.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96.6亿元,提高了47%。四、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素质提高。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耕作中解放出来,进城入厂打工经商,开辟了新的就业领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559.6 万人减至1536.7万人,减少22.9万人。农机具在农村的广泛使用,拉动了农机推广、销售、培训、作业和维修等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培育了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118多万人。大批新型农民既承包土地又开展农机经营作业,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为农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健康种植养殖和加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名牌带动战略,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议案》实施以来,全省以机械化、自动化现代生产方式为标志的规模化健康生猪重点养殖场达300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14个,农业名牌产品达499个。全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62个,产品102个;无公害水产品501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562个,有机农产品498个。全省农产品抽检总合格率均稳定在96%左右,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新起点上再出发 开拓进取谱华章经过8年《议案》的实施,广东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跃进了中级阶段,但与农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日益迫切需求相比,与国家和先进省份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力度相比,广东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一,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2010年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3.7%,低于全国58%的平均水平。其二,均衡发展有待推进。从地区看,珠三角地区综合水平高,达到58.7%,其中珠海、中山、江门、惠州达到62%—69%;而粤东西北地区有11个市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农业细分行业看,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而特色农业经济作物与园艺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其三,研发制造能力有待加强。省内农业技术装备科研机构少,企业研发能力弱。农业装备工业规模小、产值低,设备工艺落后。其四,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破瓶颈、补齐短板,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再上新台阶。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广东省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推进全省特别是40个产粮大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现代渔业、畜牧业机械化,全面提升现代渔业、畜牧业集约化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着力提高粤东西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赶上全国水平,进入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二,着力增强现代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广东省农业产业特色,按照农业发展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技术装备产品,力争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重点环节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南方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重点农产品建立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扶持建设若干个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产业园区,打造广东省农业技术装备公共创新平台。重点支持进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农机企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装备龙头企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水稻 农业机械 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