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各级农业(农机)、海洋渔业和财政等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大农机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议案》相关文件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制作并印发各种农机资料10万多套,送到基层和广大农民手中;每年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月与咨询日活动。加强扶持省级农机培训基地、拖拉机教员培训基地和拖拉机教练员实习基地建设,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统计、管理、安全检验等农机人员。8年来,共培训农机从业人员10万多人次,完成5200多人的职业技能考核工作,使全省农机操作、维修人员的再教育率达到85%以上。创新示范推广模式,及时向农民传播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举办各种农机推广现场会2500场次,举办多场大型现代农业装备演示、展示等推广活动。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为确保《议案》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先后制定出台了《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科研课题招标办法(试行)》《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资金管理办法》《广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人士共58名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监督员。建立健全《议案》项目公开招投标、专家评审、资金因素法和竞争性分配、集中支付和报账制、项目绩效考核等多种制度机制,明确项目申报、审核、论证、审批程序和项目实施、监督、考核要求。《议案》实施过程中,每年坚持组织项目检查和绩效评价,重点检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检查监督。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议案》实施成效明显在《议案》实施工作的有力带动下,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40个产粮大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水产养殖池塘的增氧机、清淤机应用率达73%,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产品主要生产环节、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推动广东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有效促进”:一、有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通过《议案》实施,广东省农机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作业水平快速提升,园艺和经济作物、畜牧业、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3-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从1740万千瓦增加到2345万千瓦,增长了34.8%;主要农机拥有量从207.4万台(套)增加到267.5万台(套),增长29%;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从4938台、3951台和28台增加到15734台、18237台和3141台,分别增长了2.2倍、3.6倍和111.2倍。畜牧饲养机械和增氧机跃居全国第1位。2009年,全省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进入中级阶段,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0年,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7%,8年间平均每年提高3.68个百分点。二、有效促进了农机“三大体系”发展。8年来,广东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科研推广体系、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队伍和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机化服务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大大提高,为农机化创新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长足发展。扶持建设了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3个、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266个、农机户近100万户、农机专业户16万户。全省渔业机械化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发展,鱼塘清淤形成专业化服务队伍,改变了“人拉、手耙、肩挑”的传统方式。农机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农机科研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机科研基础能力不断提高,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完成农机科研课题84项,获得专利80项,研发出水稻收获和干燥、荔枝龙眼剥壳及产后加工、种猪智能测定等近百项农机关键技术和适用机具。重点扶持的省农机推广站推广能力和手段不断增强,推广机制体制和方式不断创新,带动各级农机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专业组织共同组成的农机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三是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农机化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幅下降,2008—2010年连续三年实现了零死亡记录。农机试验鉴定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5月省农业机械鉴定站成为农业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水稻 农业机械 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