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
拖拉机在奔跑向悠闲的黄牛和骡马问好身后播撒下四季的理想和欢笑 插秧机栽下绿苗无意间摘掉了插秧能手挂在墙上的骄傲 收割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剪刀给大地理发梳理着金黄黄沉甸甸的发梢……这首名为《现代农机的思考》的诗,出自浙江省余姚市第七中学高一(1)班沈铖嘉同学之手。文字似显稚嫩,但优美的想象、富有情趣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强烈地传达了对现代农机的热爱之情。事实上,在浙江余姚,这座河姆渡文化发祥之地的城市,一股清风吹拂在人们的心头,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农机——这个新的文化品类正日益崛起。文化节的清风,吹漾一池春水来自余姚农机系统较新的消息是:1月25日上午,余姚市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暨农机“e”路通正式开通。相当多的人了解到这是个服务于农机手的信息化平台,但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是余姚市农机局为打造农机文化而实施的一项举措。说起这个话题,要将镜头拉回到2010年的8月23日,在中国(余姚)农机博物馆前,首届余姚市农机文化节拉开帷幕,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农机为主题的文化节。这个由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支持,余姚市农机局、余姚市教育局、余姚市旅游局、共青团余姚市委、余姚市文联、余姚市马渚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机文化节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农机文化节期间,在隆重的启动仪式之后,主办方还陆续举办了余姚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揭牌仪式,接受馆藏农机捐赠活动,向农机手赠送农机书籍、光盘活动,“我心中的农机”百米长卷现场作画活动,评选并表彰了“十佳农机致富之星”。还举办了“农机杯”中国画大奖赛、“农机杯”征文比赛、农机化发展成果图片展,“农机杯”竞赛活动(分收割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农机知识竞赛两部分)。此外,主办方还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了农机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举办了农机现场展示、演示活动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底一直持续到10月份的“农耕探源——农耕、农机文化探寻及相关体验实践活动”。主办方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中国(余姚)农机博物馆,探寻农业机械发展起源,亲身体验、操作新旧农业机械,感受农业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旧式农业生产工具如水车、石磨、纺车等,新式农机如插秧机、收割机、高压植保机械、茶叶炒制机等。主办方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先进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化示范园区(基地),感受当今农机化发展新面貌,体验新时期农机文明成果。当然,评价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其影响力。本文开头引用的作品即是一个缩影,五谷不分的孩子们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获这么多美好的感受,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个小孩子居然画了一幅外星人操作农机的画,还有一幅则是农民手持遥控器在操控拖拉机种田……”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余姚市农机局局长李兰珍说起这些还是有些激动。事实上,不仅是她,活动的成功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历代的创造,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如果说农机文化节多少有些借文化节的形式来扩张农机影响力的话,那么说起河姆渡文化来,更多人知道它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第一要看它的生产方式,第二是要看它的生产工具,某种意义上讲,生产工具更具标志性意义。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这是了不起的创造性的成就。几千年来,这块富饶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创新。中国(余姚)农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台简陋、笨重、造型有些怪异的收割机。说明牌上写着它的名字:湖州100—12型联合收割机。这是余姚市引进的第一台联合收割机,而且还是当年生产厂家刚刚研发出来的试制品。据介绍,1973年,当时的余姚县成立了浙江省首个农机局,司职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工作。1975年,农机局引进了湖州收割机厂试制的一台联合收割机。就这样,余姚乃至宁波市出现了第一个联合收割机手。后来,这台收割机进了仓库,但余姚农机人却一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先后引进了桂林系列、上海系列乃至日本的洋马、久保田和韩国LG系列的联合收割机。正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余姚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不断书写着新的历史。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1-3-1/232179.html
上一篇 : 湖北宜都:“四着力”掀起农机化发展“春潮”
下一篇 :庄稼汉的“十大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