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加强示范区建设 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上)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机械化,促进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成效显著。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将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作为示范重点,在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黑龙江、吉林省的几个示范区,着力解决土地板结严重,犁底层逐年上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越来越弱的难题,大力开展机械深松技术和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粮食增产能力得以提升。另外,针对水稻育插秧、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各示范区采取加大示范培训和购机补贴力度,加快了推进步伐,促进了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二是经济作物等特色机械化示范全面展开。浙江、湖南、安徽、广西、青海、云南、新疆兵团、上海等省区市在茶叶、油菜、甘蔗、蚕豆、马铃薯、烤烟、粮食烘干、保护性耕作以及农机节能减排等多作物、多环节、多领域开展示范,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机具、新技术,促进了当地特色作物的发展。三是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示范取得新进展。如新疆新源县在新源镇等5个乡镇建立了11个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区和5个玉米青贮示范区,现代畜牧业机械化的雏形已经具备。内蒙古在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机械化示范方面卓有成效。广东省番禺区针对水产养殖面积大,养殖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实际,加大水产养殖机械的推广力度,2007年共推广增养机、投饵机、饲料搅拌机等养殖机械2500多台套,促进了番禺区优质水产养殖的发展。四是林果业机械化示范亮点突出。陕西白水县立足果业发展,在6个村建设5万亩机械化示范推广区,核心示范区的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90%,极大促进了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山区机械化示范开始破题。重庆、福建、吉林、贵州、云南等省区市在山区半山区机械化方面开展示范,收到好的效果。如福建省建宁县抓住水稻、烟叶、建莲等主要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

(三)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示范区农机化的装备水平。各示范区坚持走速度、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路子,把落实好购机补贴政策作为重要抓手,在确保农机总量稳步增加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好农机装备结构。许多省份一方面提高了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等新式农机具的单机补贴额度,促进了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省级补贴目录,加大地方财政补贴力度,在示范区内开展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机产品补贴工作,较好地促进了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吉林省示范区新增大型农机具1.4万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4600台,玉米收获机1100台,水稻插秧机1000台,水稻收获机700台,播种机1200台,其它机具5200台,大幅度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抓住重点环节和特色作物,不仅增加了400多台大马力拖拉机、128台水稻插秧机,而且也购置了100多台适合地方需求的甘蔗中耕培土机,做到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

(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动了农机化管理机制和服务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广泛开展农机化技术示范的同时,各省区市还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服务形式。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广西、湖南、安徽、贵州等省区市的示范区在这些方面做的较好,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吉林省榆树市积极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五棵树镇合发村对原农机队经营机制进行改革,采取农民承包土地入股、个人资金入股等办法,成立农机合作社,全村一半以上的土地得到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不仅承担了全村的农机作业,还开展对外农机作业和工程开发;不仅合作社本身实现了可喜的经营效益,2007年实现利润45万元,而且促进了全村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内蒙古在示范区实施机械化规模生产方式示范,组织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订单服务、承包作业、承包经营土地,实现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机械化作业面积341万亩,全区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2000万亩以上,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9%。黑龙江垦区在创新农机化管理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如红星农场运用“3S”(GPS、GIS、RS)技术,开展农机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农机化“120”服务。

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可喜的成效,各地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机具 水稻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