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立足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五是创新了服务方式,满意程度增强。乡镇事业单位转制后,各农机中心的服务意识与改革前的站相比大大增强。中心转变服务方式,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各中心职工都实行划片包村服务责任制度,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服务,将政策、信息、技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农民满意度大大提高。

六是提高了服务水平,发展能力增强。2005年是我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运行的第一年,我们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农机公益性职能,使我市农机化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市农机化工作获省政府表彰的“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通过改革,实现了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目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

二、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推进农机公益事业发展

宜都市农机部门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形式多样,方法新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精心组织农业机械打好春耕生产、“三夏”生产、“三秋”生产、秋冬播生产和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等五大战役。

精心组织农机参与全国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项目从跨区机收向跨区机耕整、跨区机插秧等方面延伸。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服务于“打工经济”。

 (二)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示范引导。

发展农机化,农民是主体,农机推广服务组织是主导。一是组织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通过组织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开展机具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服务。近几年,我们组织各种规模的机具作业现场会达200余场次,通过示范作业,提高了农民的认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引导农民购机的效果。二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共组织各类机具操作培训班50多场次,培训农机手人数达7500多人次。三是积极开展产品售后服务和跟踪问效服务。在农忙作业时刻,组织编制发放机具作业情况调查表,对每台机具作业时间、作业类别、作业数量、故障维修情况进行记录,进行跟踪问效,真正做到为购机户提供技术、信息和跨区作业服务,发挥机具最大效益。

 (三)积极发挥农机协会作用,多方引导广大会员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

近几年来,该市引进的水稻生产机械插秧技术、水稻联合收获技术、茶叶机械修剪与采摘技术、池塘机械清淤技术、果树机械植保技术、柑桔洗果打蜡加工技术、薯类加工技术等均是由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得以逐步推广的。在农机化项目建设中,协会会员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所购的农业机械如久保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亚细亚、科利亚、东洋等插秧机、茶叶采摘机、牧草收割机、654型四驱拖拉机、水力清淤机等填补了宜都农业机械的空白。

 (四)积极组织农机大户拓展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模式。

组织引导农机大户拓展服务领域,以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柑桔茶叶业、加工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型全方位服务转向。为发挥农机的应用效益,在农田作业中注重连片规划,牵线搭桥签订作业协议,满足农机大户作业需要,积极对外联络信息,组织农机大户出外跨区作业。先后组织20多个农机大户的30多台套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为农机大户增加作业收入300多万元。

(五)通过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来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

通过制定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管理办法,规范发展,强化服务。引导市、乡农机推广管理机构、农机协会和有条件的农机大户、农村能人从事农机中介服务,并多方协调从税收、信贷等方面为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全市各类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已发展到近20家,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通过构筑农机质量保障网络和农机化信息网络来协调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在社会化服务中,依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赋予农机主管部门职责,建立“宜都市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和“宜都市农机产品申诉办公室”,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积极规范农机维修的经营点、从业人员和维修质量的管理,使其真正做到依法经营,优质服务。注重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的管理,强化对农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机作业监督管理。对机械收割、茶叶机械平剪等制定出地方作业质量标准。为构筑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网络,我市建立了集法规政策、农机监理、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市场信息、发展动态等为一体的宜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在各个大的生产环节,以短信息、资料、广播电视等形式,向广大农民传递农机信息。实现了上联中国农机信息网,下联农机大户和农机科技中心户,全市农机行业内部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农业机械 水稻 茶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