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安徽:蚕桑业期待“破茧成蝶”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 ”眼下,又到了种桑养蚕的时节。在我省阜阳、皖西南、皖南等地区,蚕农们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一个月。

  数据显示,1995年我省茧丝绸行业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年蚕茧产量达到4.2万吨,生产白厂丝5549吨,丝绸工业总产值为14.6亿元。那时候,丝绸厂遍布全省,形成全民栽桑养蚕的兴盛景象。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这些企业纷纷破产或者改制、转产。

  我省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文明史同庚,然而在今天,却遭遇不小的冲击与困扰。蚕桑业为何逐年衰退?丝绸加工企业如何突围?近日,记者在我省部分蚕桑主产县进行了走访调查。

  “蚕茧丰收不愁卖,优质蚕茧一斤能卖25元左右”

  龙头企业带动,皖北蚕桑业兴起

  如果不是实地探访,记者很难想象南方传统的蚕桑产业,如今在皖北越来越兴盛。

  4月初,天气转暖,桑园内的叶子已经绿油油的。初见颍上县耿棚镇耿棚村蚕农卢友田时,他穿着灰色外套、军绿色球鞋,正在整理桑园。

  “2002年我开始种桑养蚕,之前只有3亩桑树,2006年前后,在阜阳市龙头企业‘京九丝绸’的带动下,俺们夫妻俩种了8亩,一年养春秋两季蚕,共计26张蚕种,一张蚕种上有3万头蚕卵。 ”卢友田说,“蚕茧丰收不愁卖,‘京九丝绸’来集中收购,优质蚕茧一斤能卖25元左右,一亩桑园毛收入可以达到六七千元。 ”谈起龙头企业的好处,蚕农卢友华补充道:“一开始公司免费给我们提供桑树苗,后来提供桑苗补贴,0.51元一棵的桑树,只卖0.12元。 ”

  一亩桑园的毛收入看起来不算很高,但是蚕农觉得很实惠。 “春秋两季加起来,一共只忙两个月,性价比挺高。 ”在采访中,不少桑农告诉记者。

  耿棚村44岁的蚕农何先伟受惠于桑蚕业,如今,正忙着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一栋3层小洋楼。

  “以前就在家门口打散工,2006年开始种桑养蚕,现在家里13亩地种的全是桑树,俺们吃粮食都去市场上买。靠着种桑养蚕,一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要不然,也盖不起这20多万元的楼房呀。 ”何先伟笑着说。

  颍上县陈桥镇三王村村民王志琴,种桑养蚕还翻出了“新花样”。 “2013年,我家开始种桑养蚕。你看,这里有60亩桑园,桑树下养了七八千只土鸡,一只土鸡能卖几十块钱呢。 ”王志琴告诉记者,养殖土鸡不仅可以增加桑园亩产效益,还可以节省化肥。 “在桑园里养土鸡,只要前期投入一些饮水设备就行了。鸡吃园内杂草,排出的鸡粪作为桑树的有机肥,俺家这桑园用的化肥比别人家少一半。 ”下一步,王志琴打算利用粉碎后的桑条进行菌菇培育。据了解,目前颍上县利用桑条生产各类食用菌80万棒,产鲜菌菇820吨、干菌菇8吨,实现销售收入近650万元;全县发展林下家禽10万只,实现盈利收入1050万元,户均收入2160元。

  “近年来,在全国桑园面积萎缩的大背景下,颍上县的桑园面积却在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桑园面积10300亩,较2014年增加1700亩。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 ”颍上县农委蚕桑站站长王冠军说,“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这里茧子质量最好,售价也相应最高。这些都得益于‘京九丝绸’的标准化生产,统一采购桑树和蚕种、开办蚕桑学校,为蚕农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

  “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养蚕的多是‘5060’人员”

  比较效益失衡,桑田难觅年轻人

  王科来的家位于金寨县槐树湾乡板堰村柳坳组,这里多山地,他家就在半山坡上。 4月12日,爬了十来分钟的山坡后,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映入记者眼帘。

  “中间住家,左手边是蚕室,右手边是鸡舍、猪舍,周围都是咱家的桑园。 ”顺着王科来的手指,记者看到周边山坡上,一株株半人高的桑树长势喜人,嫩绿的叶子预示着桑蚕季节的到来。王科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栽桑养蚕,如今,他家拥有30多亩桑园,今年春季计划喂养31张蚕种,“我们这儿养蚕分为两季四批,春季养两批、秋季养两批,两批次之间差不多相隔10天。 ”王科来告诉记者,去年蚕茧的收购价为每斤15.5元,两季忙下来能有7万多元的毛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蚕茧 桑叶 外出务工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