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肉上市
王波近三年来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产模式,养猪带动广元市剑阁县锦屏乡300多户900余人脱贫。目前带动该县多个乡镇发展。
放养的跑山猪长势喜人
王波告诉笔者:“创业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家人反对,朋友怀疑,乡亲们的不信任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我把之前积攒的八百多万都投进去了,连住的房子都抵押了,最穷的时候兜里只有十几款钱,感冒了都舍不得花钱买药,……现在我已打开了消费市场,我又增开了四家门店,也向宾馆、饭店、食堂提供猪肉,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猪肉供不应求。但赚钱不是我的初衷,我的初衷是让我的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偶然经历 与猪结缘
王波出生在剑阁农村。读完高一后便辍学做生意,先后摆过小摊,当过厨师,搞过装修,后来包工程,积攒了不少的钱。他的成功让他的父亲刮目相看,村里的村民也把他当做榜样,称他“年轻能干,是个有出息的娃”,是全村人的骄傲。
但一次偶然的经历让王波当上了猪倌,成为“猪老板”。2012年一个夏天,他和几位朋友去剑阁县锦屏乡游玩,到一位大娘家里找水喝,得知传统的农村养猪生长周期长并不赚钱,有时甚至还要亏本。因交通落后,只有等老板上门收猪,常常将价格压得很低。大娘的话很震撼他,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间,像块大石头压在心上。“我要帮乡亲们养猪,让他们脱贫致富”他暗自下定了决心。回家和家人一说,没想到全家人都坚决反对,尤其是父亲,说他是“瞎折腾”,气的犯了病,妻子也不支持,就连平时跟自己最亲近的弟弟也出来反对。没办法王波只好去找最要好的朋友商量,朋友们先是很吃惊,接着表示反对,后来还开玩笑送给他个外号“猪老板”,说他笨,堂堂的建筑老板不当,去养什么猪,而且隔行如隔山,猪并不好养。
下定决心 誓当猪倌
虽然得不到亲友的支持,但也动摇不了王波养猪的决心。时髦老板立志要当猪倌。他开始看书,在网上收集养猪的相关资料。四川省是生猪出口大省,剑阁县是个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果按传统模式养猪肯定没什么前途,猪的品种也得换一换,需引进种适合本地饲养,消费者喜欢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帮乡亲们脱贫致富猪。最终他选种了这种黑猪,但这不是普通的黑猪,它叫川藏黑猪(也称“蜀.州壳郎”猪),川藏黑猪品种优良,肉质鲜美。选定品种后,王波立即动身去乡亲们家里做宣传,可老乡们一听见让他们养黑猪,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这年头谁会买黑猪呀?” ,“以前老一辈养过黑猪,黑猪膘厚,肥肉多,不好吃”王波赶忙解释“我的黑猪猪种是从德国引进来的,不是土黑猪,和你们以前养的黑猪品种不一样……”乡亲们还是不乐意“不管你的黑猪是从哪个国家来的,卖不出去咋办?”王波赶忙保证“我把小猪仔送给你们饲养,养成肥猪后我来回收”,这是王队长发话了“你看你穿着西装皮鞋的哪像个养猪的,要是弄亏了你跑了,乡亲们管谁要钱呢?”乡亲们议论纷纷,都不信他带来的黑猪能赚钱。看来要得到乡亲们的信任,还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王波寻思着。
政府支持 攻坚脱贫
王波跑到乡政府把自己想带动乡亲们养猪致富的理念细致地分析给领导听,立马得到乡上领导的认可,乡领导更是相见恨晚,与王波共同商讨养殖的模式,销售渠道等,还亲自带着村干部和王波一家一家上门给乡亲们做工作,定保证,签订合同。
王波养猪选用的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产模式。简单的说就是王波把小猪仔和母猪赊给乡亲们养,不收一分钱,等母猪下了小猪仔,小猪长成肥猪,王波的公司按照合同签订的价格回收小猪和肥猪时,再从中扣除小猪和母猪的成本,饲养过程中,王波的公司要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管,要保证原生态饲养,吃米糠、麦麸等。养猪的圈舍由乡政府申请的扶贫资金修建,不需要老百姓出钱。另外,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王波在锦屏乡成立了剑阁县圣泓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以股东的身份加入合作社,既当老板又当员工,乡亲们积极性很高。合作社有专项保证金,由乡政府,王波的公司和社员共同监管,如果社员养殖的黑猪生病或是死亡,由此保证金来补足社员的亏损部分,让乡亲们零风险养殖,以保证乡亲们的切身利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6-04-07/1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