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朔州打造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图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建有冻干食品厂、面粉加工厂、脱水蔬菜厂、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等,每年从基地收购各种蔬菜和小杂粮原料2万多吨,带动农民增收万余元。

  中大科技有限公司是山西省最大的亚麻(胡麻)种植和深加工龙头企业,以亚麻籽为原料,生产、研发“α-亚麻酸”系列功能性食品,是集农、工、贸、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臣丰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和生产苦荞系列及小杂粮健康食品,产品有苦荞健茶、荞麦混合粉、杂粮方便冲调食品和以苦荞壳为原料的床上用品四大系 列100多个品种。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与当地农户签订苦荞种植面积达80000亩,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新上的苦荞饮料 加工项目,入选山西省“小巨人”培育工程,总投资1.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9600多万元,创造利税1500万元,填补了山西省苦荞饮料行业的空白。

  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右玉县杀虎口旅游区的北岭梁,建立了20万亩的杂粮种植基地,其中11000亩种植基地已通过了有机认证;每年免费 向农户发放非转基因优良品种十余吨,秋后以高于市场收购价10—15%的价格收购基地农户的粮食,为3500多户农民解决了卖粮难的问题,每年每户农民增 收8600余元。

  右玉立足全省唯一半农半牧县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特别是打造12万亩燕麦种植基地、20万亩杂豆生产基地、10万亩荞麦生产基地 等“三大”优质小杂粮基地,全县8个乡(镇)成为小杂粮产业特色专业乡(镇),占全部乡镇的80%,优势区域内的品种优质率达到95%以上。

  平鲁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一村一品、一区一业”为抓手,以“农民户均1个大棚、1头牛、人均10只羊”为目标,积极打造特色种植、 园区养殖、农产品加工“三大”板块,让农业产业化发展从“强身健骨”迈上了“掘金之路”。“自从进入企业务工以来,年收入仅清理猪舍这一项就比过去多挣2 万多元。”日前,平鲁一个村民高兴地说出了自己在企业务工所带来的变化。如今,像这位村民一样喜尝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的农户不在少数。

  近年来,平鲁区通过政策带动、资金扶持、项目支撑,以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平台,大力扶持晋北粮油、稼祺藜麦、鑫满园猪业、长良农牧、晔明农牧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直接间接带动全区26000多农户的发展,农户年人均增收600多元。

  目前,平鲁区胡麻、莜麦、荞麦、马铃薯“四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年均产量达到1亿斤;红山荞麦成为名优品牌,中药材种植达到5000多亩,藜麦种植达到6000多亩,为西北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拓宽新渠道。

  从“提篮小卖”到基地建设,从“单打独斗”到企业引领。如今,“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

  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朔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形成了乳制品、肉制品、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胡麻、中药材、饲料饲草、沙棘“十大”优势产业;培育出古城乳制品、怀仁羔羊肉、天 鹏熟肉系列产品、健康燕麦片、臣丰苦荞茶、山老汉小杂粮、应县正北芪、右玉沙棘汁、晋北胡麻油、应县梨花春酒“十大”优质农产品。黄芪、啤酒、亚麻和生物 有机肥等加工企业也在茁壮成长。

  全市龙头企业出现了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品牌经营的强劲势头,一大批名牌龙头企业和名牌农产品迅速崛起:

  图远实业、晋西口农副产品、臣丰食业、佳维粮油等四家企业的29种产品认定为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3000亩。应县紫皮大蒜、胡萝卜、青椒、右 玉羊肉、平鲁红山荞麦“五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1042件,梨花春公司的“梨花老”商标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古城乳业等30家 企业的36件商标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

  一家家拥有优势品牌产品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身扩张,整合链条,实现了农民致富和产业升级,使朔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多元化布局,特色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产品加工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增收 苦荞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