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西食用菌成为“摇钱树”新项目撑起大产业


 

  机遇往往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市委“8+2”产业振兴计划,对于交口县农业发展来说是绝好的机遇。实践证明,这一机遇给交口县农业振兴带来了如神之力。它的前提是交口县久为“如何实现农业大发展”所困,县里一直在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交口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这一气候特征,使得传统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乏力。市里通过研究确定了农业八大产业,交口县针对性地调研试验,辅之以实践,在八中选一,重点选定了食用菌。

  选择对了,成效就立竿见影。新兴的食用菌产业在交口县渐成气候。目前,总产值已达5000万元,从业农民户均收入20000余元。对于菇农而言,食用菌就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二轮驱动一路赶超

  食用菌产业落户交口,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县里确定的项目,基础工作需要县里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也需要县里设计。

  一要推进,这是直接目的;二要扶持,这是必要手段。县里把这两项工作统筹考虑,同时铺开。用他们的话说是建立了两个机制,一个是工作推进机制,另一个是政策扶持机制。

  工作推进机制从横到纵都有抓手。县乡两级都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推进领导组,形成行政驱动、行政管理体系。农委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一个政策组、一个技术组。政策组主要负责市县各项政策的落实、验收、安全管理、产业调研等工作;技术组专门负责技术培训指导、推广、对外交流等工作。

  政策扶持机制从大到小都有着落。统领层面上,分年度制定详细发展方案和计划,有区域指向,大产业细分了的行业发展规划;实施层面上,一是严格落实市级菌棒补助、冷藏库、运输车等扶持政策,二是在技术服务、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品牌认证、招商引资、市场开拓、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8大类10多项具体扶持办法和依据。

  二轮驱动马力加大,交口县的新兴食用菌产业倍增式递进,渐入佳境。年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2013年为起步之年,示范性发展平菇、小平菇等60万棒,食用菌产业平稳落户。2014年,以香菇为主,平菇、木耳等为辅,发展香菇300万棒,其它类120万棒。到年底时,全县培养自主生产的龙头企业2个,7个乡镇发展规模10万棒以上基地村15个、30万棒以上规模基地村5个,涉及15个村委、18个合作社,整个产业链带动800多户农民。适宜期日生产菌棒能力达10万包。

  今年,预计发展1000万棒,前半年完成今年秋菇菌棒制作360万棒,剩余部分作为明年春夏菇上市安排于秋冬季制作完成。

  五指并拢强势发力

  来得早,不如来得好。食用菌对交口来说来的正是时候,因产业政策传统的采矿业、挖掘业大量关停后,多数农民生活来源受到极大影响。人均耕地少,立地条件差,传统农业显然难以支撑,新兴产业食用菌适宜种植、适宜发展,无异于天赐良机。

  如何把产业做长久?县里的办法是:建立支撑体系作为持续保障,构建起生产基地、技术服务、市场流通、产业扶贫、质量安全五大保障体系,形成五指并拢、齐心合力的强势保障格局。

  生产基地体系初步形成三位一体框架。以菌棒生产企业为龙头,以种植基地、专业村为基础纽带,以种植户为基本单元,三位一体,逐步向园区化、基地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形成了石口、双池、康城三大100万棒以上食用菌基地乡镇,山神峪、蒲依、陈家峪、炭腰吉、田家山、枣林、大麦郊、后水头等15个重点示范村。

  技术服务体系突出本土特征。聘请县外技术员的同时,大力培养本土的技术员、土专家、优秀种植户。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协会,县农委组建了5人的技术服务队伍,各乡镇配备1-2名专业技术员,长期对菇农进行培训指导。目前已培养农民技术员20多名,长期活跃在基地村进行义务指导,普及食用菌技术。

  市场流通体系着重培养销售网络。产品上市半年之前,县领导、县农委、乡镇、协会齐上阵,赴太原、临汾、石家庄、郑州、武汉、西安等城市考察,与多家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临汾、榆林、西安等四个城市的经销商在该县设立了收购点;县里在太原、榆次设立销售处;本地培养了一批经纪人,主要发往隰县、离石、孝义、汾阳等就近地区。逐步建立起远近结合的食用菌产品销售网络,随着品牌的确立,销路自然越来越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香菇 平菇 生产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