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西石楼大山里走出的“中药王”


  开局雷厉风行。2012年4月份,考察确定中药材种植项目,先期决定种植柴胡、黄芩两种药材。6月,成立石楼县益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且把西卫乡刘家塔村、庄上村作为种植基地。紧接着,在刘家塔村包租了土地,试种黄芩100亩。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不掌握技术,就在网上下载了一点种植资料依葫芦画瓢,没有种植机具,用的是种谷子的耧,人的技术也明显跟不上,出苗率不高,长势也不够好。

  郑小勇意识到,没有技术再大的决心也是盲打莽撞,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于是,开始寻找专业科研机构和专家。首先拜访的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向专家们介绍自己的项目,并把专家请到实地。在专家的指导下,种植柴胡300亩。专家有专家的圈子,后来,他又陆续认识了山西农大和山西大学的专家。有了专家团队,眉目自然清晰了许多,懂得了按照时令、按规律办事,发展步入了相对常态化的轨道。

  吃苦是必须的,因为他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够。2014年大规模种植期间,他吃苦在先,信心十足。大量运输需要一辆皮卡车,但只能卖起三轮车,化肥搬上搬下,还有入地都是人力完成。每天在山上,饭是最简单的,苦力确实实实在在的。烈日暴晒,大风大雨,无处可躲,同时,工人的住处也需要解决。他从紧巴巴的资金中挤出一万多元买了彩钢瓦,盖了活动房,中午盖起,下午的大风就把“房子”刮到了山沟里。叹了口气,他买了建筑材料,盖起了简易房。每一步的行进都是苦中有乐,看着播种下的药材种子出了苗,苗子越长越高,绿油油的一片接着一片,郑小勇打心眼里高兴。心情的愉悦让他吃苦的劲头始终饱满着、持续着。

  资金的压力让他难以轻松起来。先后包租土地2500多亩,每亩每年150元的价格,每年38万元,这不存在赊欠。日常管理用四个工人,年工资超出十万。种子先后花了60多万元,施用有机化肥也是不小的开支。大致算来,已经投入300多万元,主体是靠自己多方拆借、挪借,还有社会融资。因为特殊的原因,原本可以到账的财政补贴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他的坚持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尽管如此,郑小勇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相信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的困难是暂时。

  推进,再推进!短短的几年间,特别是去年的快速推进,让石楼益民药材合作社的发展资本越来越雄厚。种植黄芩1500亩、柴胡1000亩,在石楼县自是独一无二,在偌大的吕梁也居于首位。除了2500亩的面积规模令人瞩目,关键是长势一片大好,让人为之心动。

  追求卓越,共同富裕天地宽

  在吕梁农业“8+2”产业化的格局中,中药材产业为八大产业之一,作为新产业、新门类需要示范带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构想是进行传统农业革命,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科学对接。郑小勇作为八零后的年轻人开风气之先率先发展,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一个年轻人的为了梦想的执着追求,他的梦想不仅仅属于自己。

  郑小勇不甘于过舒舒服服的平淡日子,在他的意识中,自己小家庭脱贫就会减少对亲朋的拖累,而带动更多的家庭致富则会让人生变得高大而有意义。

  的确,他的药材梦已经开始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对此,他打心底里高兴。咨询信息的,他讲得清楚明白;需要实地指导的,不要分文报酬。县内、县外都一样,他说,来的都是客,都是同路人。

  从善如流。2014年起,县农委以益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向全县推广药材种植3000亩。龙交乡依托整村推进项目,麻庄村种了500亩,刘家圪台种了450亩,是他提供的信息、工具,还有技术员。罗村镇的两个村种了500亩,裴沟乡刘家山村种了150亩。散户种植也出现了,药材基地刘家塔的三户农民种了100亩。柳林县、方山县的种植他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作为合作社合作的规模越大越好、合作的对象越多越好,这是合作效益的基础所在,郑小勇希望,他的合作社能带动更多的人奔上小康路。

  合作社的中药材蓬蓬勃勃地生长的同时,郑小勇把相关事项做了整体推进。为了更好地和市场对接成立了石楼县益民药材购销责任有限公司。去年,租赁了工作场所,盖起了库房,修整了晾晒场地,购置了加工所用的机具。

  实施品牌战略。药材主销一级商家,重庆太极集团、山西振东药业目前已与他达成了购销意向。申请专利是也是途径,在种植中,他立足研究出了山地药材播种机,实践效果很好。同时,药材山地采挖机也研制出来了。在今年秋天的首次采挖中就能派上用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柴胡 黄芩 化肥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