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黄达军:一个城里人的蔬菜梦


 

  走进赣县沙地镇洋村,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是连绵不断的蔬菜园,村民们在其间穿梭忙碌,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黄达军的“蔬菜王国”——红洋顺发蔬菜基地就位于这里,现在这里已成为沙地镇一张响亮的名片。日前,笔者采访了黄达军。

  城里人成为乡下人

  黄达军是章贡区人,3年前,他还在章贡区做农庄生意,吃苦耐劳的他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赣县沙地镇洋村党支部书记文贵华。两人都对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有很多想法,于是,黄达军决定在洋村试建一个蔬菜基地。

  黄达军说,现在人们的饮食都讲究绿色健康,绿色蔬菜的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说干就干,黄达军毅然离开喧嚣的城市,投身乡村,拿出了多年做生意积累的60万元,加上几个朋友的入股投资,总共100万元,准备在洋村大干一场。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承包土地黄达军就遇到了难题:有3户人家的耕地说什么也不肯流转,户主们认为流转土地后田就再也要不回来了。这可愁坏了黄达军。文贵华得知此事后,立即向镇政府报告此事。通过镇村两级干部做思想工作,这3户人家终于答应把土地流转出来。

  “还好有镇政府和文书记的帮忙,这才把蔬菜基地的400亩土地给整合了,不然,我刚投进去的钱就要打水漂了。”黄达军笑着说。

  “菜鸟”成为土专家

  “像现在种的茄子,要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重点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的时候追肥。这样长出来的茄子才好吃。”黄达军边在田地里忙活边说道。

  别看他现在讲起“种植经”来头头是道,一路走来,他可是交了不少学费的。

  “因为从没有种过菜,刚开始,我们是瞎干蛮干,不像现在开沟机、起垄机都有了,还有了喷灌管网。我们是跟着镇里下派的农技人员学技术,换装备,一点一点地摸索出来的。”黄达军说,2012年,刚开始做时,他就试着建了20多个蔬菜大棚。然而,当年就遭遇了低温天气,幸好在建蔬菜大棚时多加了一层保护膜,蔬菜基本上没有受冻,他当年还是掘到了第一桶金。

  接下来,黄达军靠种蔬菜挣的钱又购置了各种农用机械和运输车辆,把基地建设成为生产、运输一体的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蔬菜大棚里的虫子少,不打农药,这样的原生态蔬菜品质好、价格高。像我们生产的茄子、辣椒、油菜、萝卜等都销到赣州国光、新南康等超市和不少公司的食堂,2014年,蔬菜基地的经营收入已突破了500万元。”黄达军谈起自己的战绩,喜不自禁。

  产业大户成为致富引擎

  “多亏了黄老板招我来这里做事,每个月能拿到一千五六百元钱,基本能支撑家里的开销,我已经很满足了。”洋村的贫困户赖菊英对笔者说。如今,在黄达军蔬菜基地干活的村民已有60多人。黄达军说,他虽然是城里人,但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既然回到了农村,就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前段时间的雨水天气可能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这两天我正在收集给农户们做培训的资料。”黄达军翻出了手机里的照片说,“每年的天气状况都不一样,这些是我收集到的去年蔬菜生长的照片,办培训班时,我准备把这些照片和今年的照片进行对比,为农户讲解灾后蔬菜抢收抢种办法。”

  如今,通过蔬菜基地产业的不断发展,黄达军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有经营头脑、种养经验的农户集聚起来,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

  “现在我在种植蔬菜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鱼、鸭等养殖业和脐橙、葡萄等果园,走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下一步,我还想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再搞起农庄或农家乐,打造更大的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梦想成真的!”黄达军信心满满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蔬菜基地 土地 蔬菜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