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广东马冈镇:戚氏父子养鹅求“土”不求快


  走进优之名旗下的“鹅城”酒楼,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宏伟的城墙,跟《让子弹飞》电影里面的一模一样。有食客介绍,晚上鹅城一般是没有空位的,周末想要来这里吃饭,必须得提前订座。

  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销售终端,几年来,优之名旗下的毛鹅价格从100元涨到150元,成鹅价钱从128元涨到238元。但价格上涨并未影响到它的销量,当地的养鹅户告诉记者,市场“10多年来都没有这么稳定过”。

  马冈鹅养殖再次火爆

  在戚氏父子的带动下,马冈鹅养殖在当地再次火爆了起来,养殖户说,“镇上起码多了1/3的人养鹅,连隔壁大沙镇现在都遍地是鹅”

  其他人养的马冈鹅一般长到60天就可以上市了,戚氏父子的马冈鹅却要养到90天。

  熟悉马冈鹅的人都知道,鹅长到60天以后,体重基本不会再增长。不仅如此,养90天还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疫病、自然灾害、价格波动,养殖成本也大大提高。但为什么他们要坚持比别人多养30天呢?

  “可不能少看这30天,60天的鹅毛还没完全长好,需要借助沥青或食用蜡拔毛,多少会有化学物质残留;而90天的鹅,用人工脱毛就可以脱得很干净,安全卫生。这与其说是我们的养鹅‘秘诀’,不如说是我们创业养鹅的坚持和理念”。

  戚超群很怀念小时候的马冈鹅。那时,一家养三只五只鹅,鹅都在田野里跑,喂食不用饲料,而且一定要养3个月以上。小时候他就总跟鹅待在一起:放学回家后把鹅赶到田野,把自己每顿吃剩的米饭喂给它们吃。后来,“养鹅被商业化了,许多人为追逐利润,想尽法子降低成本。使用催生饲料喂养,缩短出栏周期,马冈鹅的味道也没有了”。

  戚超群家的鹅苗是在温室里培养的,鹅苗孵出来以后,被送到和优之名合作的养殖户家里养到55天左右。之后,优之名将鹅回收,运回自己的农业科技示范场继续饲养一个月。回收的鹅要先放养几天,让它们在池塘里游泳,清洗毛上的污垢。最后十几天,再将它们圈到棚子里继续养,只吃谷物不吃饲料。每一栏都有不同的进场日期,鹅的数目也要严格控制,“如果太拥挤,鹅容易打架,鹅肉出血损坏,甚至导致鹅死掉。”戚超群说,“这样出栏的鹅才有马冈鹅的味道。”

  如今,在戚氏父子的带动下,马冈鹅养殖在当地又火爆了起来。戚沛是马冈镇的合作养殖户,现在他的养殖场里有1000到1500只鹅。他告诉记者,“现在整个镇上起码多了1/3的人养马冈鹅,连隔壁大沙镇现在都遍地是鹅。”

  记者手记

  鹅倌不是

  想当就能当

  戚迎春曾是马冈镇镇长,说起养鹅滔滔不绝。他现在还记得40年前骑12个小时单车去肇庆买鹅苗,睡在草丛里的那段往事。

  他的儿子戚超群也是个不一般的年轻人。在同龄人多选择在城市做有“钱途”的行当时,他选择回乡养鹅。参加同学聚会时他常常会被笑问:“当个鹅倌有意思吗?”

  在一个个因焦虑而失眠的夜里,睡在臭烘烘的鹅场,他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我这样有意思吗?”

  开平市农业局副局长伍伟鹏曾对养殖业做过调研,在他看来,农业是种情怀产业,是带有公益性的、有生命的产业,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田园牧歌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很孤独。像房地产卖出去你基本就没什么事了,但农业你不管的话,菜就烂在你手上。做农业,想赚快钱基本是不可能的。之前也有一些老板投资过马冈鹅,投了一两千万元,但很快撤了。唯有戚氏父子一直坚持下来,不容易啊!”

  戚氏父子现在算是体会到停不下来的味道了:每天看着酒楼和烧腊店前排队的客人,听到他们对产品的赞美,他们只能往前走。戚超群说,马冈鹅已经注册了地理保护标志,是这个小镇比碉楼还有名的东西,他有责任保护好这个品牌。

  他说,现在想来,把鹅多养一个月这事儿是做对了,因为那些消逝在记忆里的味道,他把它找回来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迎春 饲料 定位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