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霞涌晓联村发展马铃薯产业,不少村民种出“马铃薯楼”


 

广东惠州市大亚湾霞涌晓联村发展马铃薯产业,不少村民种出“马铃薯楼”

  “今年马铃薯丰产,个儿也大,前段时间价贱导致一些马铃薯烂在地里,现在价格回升了,超过7两/个的大马铃薯收购价达1.35元/斤,但比我们预期的价格低,我们有个大仓库存储马铃薯,等价高了再卖。”大亚湾区霞涌街道晓联村的种植大户张勇球说。

  惠州市大亚湾区耕地面积不多,如何向有限的农地要效益?今年40多岁的张勇球干劲十足,想法很多。冬种马铃薯,将农闲地充分利用,他这一做法带动村里100多户农户每年冬季农闲时都有所增收。

  10多年前种马铃薯曾遇“滑铁卢”

  晓联村位于大亚湾区东部,东与惠东县稔山镇交界,地势平坦,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霜冻少,冬春温暖,光照充足;土壤以砂质田、砂泥田、海砂泥田为主,肥沃疏松,特别适合马铃薯生长。

  说起马铃薯这个“金蛋蛋”,晓联村的村民并不陌生,10多年前村里大面积种植过,但以失败告终。“那时有很多地,但是没有技术,大家都不会种,经济效益低,挣不到钱甚至亏本,村民都不种了。”村民张耀和说,当时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伺候田地,但土地产出不高,一年收入很低,不少村民丢弃土地,到城镇谋活计。

  晓联村一度沉寂多年,留在村里的村民每年就靠着那一亩三分地刨食,一年两造的水稻让他们勉强维持生计。

  “以前秋收割了稻子,晒了谷,卖了米后,就一家人围坐闲聊,要不就打麻将,几个月没事做,都等过完农历新年的春耕到来。”张勇球说,人是闲下来了,可嘴巴没闲,每天都要吃饭,而且耕种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化肥越来越贵,一包肥料就要200多元,一亩田一造才挣几百元,种一块田的成本越来越高。”张勇球说。

  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马铃薯产业

  田里产出的粮食仅能维持一家的口粮,平时一家子的生活开销、买化肥的钱从两造稻子里挣不到,“穷得没办法了,就整天琢磨着怎样从田里多挣钱。”张勇球挠挠头说,看到相邻的惠东冬种马铃薯搞得红红火火,有了样板,张勇球就跟村里的伙伴合计,也要种马铃薯,让农闲地忙起来。

  说干就干,2006年下半年,张勇球跟同伴几乎天天都耗在惠东县稔山镇,学习怎么种植马铃薯。当年冬天,张勇球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盘下村里20亩农闲地,种上了马铃薯。 “我们几户人合伙首次种了20亩马铃薯,一亩地纯利就有1000多元,20亩地就纯利2万多元。”冬种马铃薯让张勇球尝到了甜头,也让村民们有了盼头;2007年秋收过后,该村村民都没再像以往那样翘着腿在家等过年,而是买种子,整地种马铃薯。

  “我以前种马铃薯让‘二贩子’把一等品压成二、三等品价格收购,经济损失了不少,6亩地才收入近5000元。”张耀和说,他和张勇球等人合计,为了不让中间商从中牟利,干脆成立马铃薯协会。2008年9月,大亚湾区东兴马铃薯种植协会成立,是该区首个马铃薯种植协会,张勇球为协会会长。该协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会员的合作与联合,为会员提供马铃薯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马铃薯带来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多农民加入冬种马铃薯,霞涌晓联径西村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霞涌利民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晓联村4家合作社相继成立,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及销售,目前各合作社有会员100多户,最高峰时,霞涌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

  从马铃薯地里“刨”出一栋栋新楼房

  日前,来到惠州市晓联村,发现每隔几步路就有一间新房子在建或入住,“你看看我家的新房子,就是靠这些年种马铃薯挣的钱整的。”一说起马铃薯,村民温石兴就高兴,今年3月29日,他们一家搬进3层高、占地120平方米的小洋楼,来到他家,他正忙着给工人做饭,他的孙女、孙子正围着大电视看卡通片。

  作为喝种植马铃薯“头啖汤”的村民之一,张勇球从马铃薯地里“刨”来的人民币不少,他们家也建好了新房,正在装修,现在他开着小车到田头种马铃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种马 谷雨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