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安徽观光农业“百花齐放” 村民开辟农业增效空间


  “观光农业要留住消费群,让人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跟上配套服务、创新思维,兼得“土息泥香”“真金白银”

  “以前游客是来了看看花,半天时间就返城了;现在大家是上午看看花,中午吃吃农家饭,下午返城;未来能不能留住游客,让大家玩一天,住一晚,第二天再返城呢。”姜平认为,留住游客就是留住消费力,“大家只要还在乡村,就自然会产生消费,带来‘真金白银’。”

  对此,谷米田庄的单伟峰也深有感触。“等天气再暖和一些,我们打算举办一些露营活动,让大家在乡村的广场上,组织篝火晚会,看看星星,住在帐篷里,多玩一天。”单伟峰说,“如果周边游玩景点丰富,有一定集群效应的话,还能让市民在第二天前往周边进行再次游玩、消费。”

  “乡村休闲要留住消费群,让人们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庐阳区副区长洪书霞表示,做好相关配套服务,让乡村活动更加丰富、有创意,避免同质化很重要。 “目前庐阳区已涌现出一大批有特色的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如‘桃蹊’5千亩经果林基地、森绿成刚4千亩美国山核桃观赏园、千亩梅园、大杨镇千亩银杏园、朴树园等,极大地带动了生态休闲观光产业的开发培育。”

  去年不少市民抱怨,三十岗乡桃花节变成了“桃花劫”,道路交通是影响市民休闲体验的第一道关卡。“为应对今年的桃花节,除了道路提档升级,我们还扩建了停车场。此外,桃蹊水果农场附近的东瞿村,带动了60多家农家乐,几乎每家农家乐都建有自己的停车场,确保市民不会遭遇停车难。”三十岗乡乡长郑爱梅说。

  “十三五”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休闲农业正在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释放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需求的巨大潜力。

  ·市场漫话·

  观光农业重在品位

  随着收入增加、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多样化的旅游方式,体验回归自然的乡村情趣,于是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特色是观光农业的生命所在,没有特色就无法吸引游客。北京大兴留民营,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试点村,以产销有机食品为最大特色,不断推出不同种类的“有机蔬菜宴”,让来此游玩的人们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清新舒适。在一些国家如日本、瑞士出现了“能看又能干”的观光农业形式:租地自种。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

  观光农业虽然属于农业范畴,但对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很难满足“挑剔”的游客。商家不仅要和旅行社、酒店、农业旅游单位等机构结成战略联盟,互利合作,还要广泛利用纸媒、互联网等手段,开发市场资源,进行观光农业的整合营销传播。同时,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挖掘、激发他们的消费潜力和兴趣,让项目的策划和创意直击人心。

  此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观光农业的优势。在农作物及生物品种的选育上,要根据季节、气候、土地等特点,积极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业劳作上,要推行现代化的工艺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在后期管理上,要用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用现代服务体系支撑农业,促进保障升级,将观光农业推向大中城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西瓜 休闲 土地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