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几十个工人正在砍甘蔗呢,下午6时要去发放当天的工钱。”近日,笔者来到兴业县蒲塘镇龙旗村鸡母塘自然村鸡母塘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楼,看到李志旺和李添正在计算当天要发的工钱。他们计算工钱笑着跟笔者打招呼。
李志旺是龙旗村主任,李添是鸡母塘理事会副会长,两人都是鸡母塘自然村人,也是合作社的农场负责人。
“成立合作社就是想要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谈起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李志旺一脸的认真。
“成立合作社,我们大家‘抱团’致富。”
鸡母塘的农民真齐心!
鸡母塘是龙旗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蒲塘镇西北面,距离圩镇约5公里,全村人口约770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小山村。
为使广大村民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搞好本村新农村建设,经该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2013年10月成立了鸡母塘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理事会的职权主要是组织召开理事会议,制定本村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宣传动员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等。
这不,理事会刚成立,理事会成员就开始谋划要在村里干一番大事业了!
“我们村可以成立合作社,把分散的资金、智慧和力量结合在一起,利用村里的荒山搞特色农业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在一次理事会常务会议上,村里的外出热心人士李志才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想法太冒险了,能行吗?”“我觉得这想法不错,村里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大胆尝试。”“我们村这么偏僻,种出来的东西能销售出去吗?”“李志才在外见多识广,我相信他!”……在这次理事会会议上,虽然不少人对李志才的想法表示怀疑,但大家盼望早日奔上致富路的念头是一致的。经过大家反复斟酌,再三讨论,最终大家一致通过了成立合作社的决议。
“合作社以自愿入股为原则,每股500元。”理事会副会长李添介绍说。合作社采用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农户种植→储藏保鲜→市场交易→物流配送’的农产品产业链,年产利润全部用于社员分红。
得知村里要成立合作社,村民都很兴奋,纷纷踊跃入股。在李志才的带领下,合作社共筹集到了创业资金300万元,鸡母塘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也于2014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全村170户村民,有168户入股合作社。
“要么别干,干就干出点名堂来。”
全村人真是“蛮拼”的!
“这里就是我们的农场。”搭乘合作社的面包车,绕过整个村子,笔者跟随李添和李志旺来到了一个山岭。
虽然出发前,李添已经告知笔者,农场共有1200亩,但来到农场后,眼前的景象还是将笔者深深的震撼住了:1200亩是由大大小小近10个连绵起伏的山岭组成的。每个山岭都建有蓄水池 ,安装有水管。农场里种满了各种果树,黄色的土地上除了果树,几乎没有一根杂草,处处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站在山岭最高处,环绕四周观看,犹如身处一片黄色海洋中,不由让人感叹: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农场共种有300多亩砂糖桔、200多亩红心柚、40多亩马水桔、40多亩青皮桔……”站在山岭上,李添向笔者一一介绍。他告诉笔者,这些山头全部是租农民的。原来是一片荒山僻壤,人烟稀少。为了开垦这些山头,全村人都“蛮拼”的,吃了不少苦头。“大家有力出力,齐心把合作社做大做强。”李添感慨着。
绕过几个山岭,李添又带笔者来到了合作社的180亩甘蔗种植基地。眼下正是甘蔗入榨的黄金时节,40多名工人正忙着砍收甘蔗运往糖厂。
“既然加入了合作社,大家就一起拼呗。”正在蔗田里忙碌的李兆祥笑着说。在合作社成立之时,62岁的李兆祥踊跃入股2万元,并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各项发展工作。谈到合作社的未来,他表现得信心十足,热情高涨。
“合作社刚成立不久就经历过一次失败,但是所有社员都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跟着我们打拼。”李添感动地说。该基地在建成之初种植下了600多亩的葡萄、杨梅、无花果和香瓜,但是因为经验、技术等各方面原因,不到半年就决定铲掉果树重新种植,直接亏损约180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3-04/1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