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游客正在满城的日光温室里采摘草莓。
满城县桂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桂峰这几天有点着急:再有十几天首茬草莓就大量成熟,天津、保定等地的一大批自驾游客届时要来采摘,可园区里的主干道还没有硬化完。于家庄乡庞村等村的100多个入社农户,见了李桂峰就催问这事。
在满城这个全国最大的草莓主产区,有10个大的草莓示范园区。投资260多万元的桂峰草莓专业园区,去年才开始建设,属于“小弟”。李桂峰明白,头几脚必须得踢漂亮,“不能亏了追随我的乡亲们。”
不同的生长阶段,草莓会呈现出青、白、红三种颜色,颜色变换间,从青涩到成熟。某种程度上,这与满城草莓产业几十年的发展轨迹异曲同工。上世纪50年代,满城在全国先行一步,开始零散种植;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形成规模,并在破解品种、技术、市场等难题中探索前行;如今,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9万亩左右,草莓种植当仁不让地成为满城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经济效益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优势产业,“中国草莓之乡”的地位很稳固。
对于满城而言,草莓是张靓丽的名片。对于李桂峰等农民来说,草莓则关乎生计。几十年来草莓带给他们的更多是甘甜,当然也有苦涩。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桂峰随大流开始种草莓,采摘后用自行车驮到十几公里外保定市区的农贸市场,就能换回钞票。“投入不大,收入不低。”不成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草莓开始“闹脾气”:重茬问题没法解决,品质下降;扎堆上市带来“卖难”,由于不耐储存,当天卖不了只得倒掉。“当年满城县罐头厂收购草莓做罐头,许多人都是连夜排队,排在队尾的交货时发现,草莓已经开始烂了,有人心疼得直掉眼泪。”李桂峰说。
农民心焦,满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当时也背负沉重压力。推广中心现任主任张志敏当时还是普通的农技推广员,李桂峰等农民的难处她感同身受。“我们上北京、跑南方,帮助农民寻找解决重茬问题的好办法。刚开始是换土,费劲不小效果一般。后来,终于探索成功了土壤消毒法,这才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重茬问题的解决,被李桂峰认为是这些年满城草莓产业发展跨过的最大一道坎儿。此后,从露地种植到设施种植,从小拱棚到日光温室,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只有不耐运输的“鸡冠”、“鸡心”两个品种,到涵盖欧美、日韩两大系列,“全明星”、“达赛”、“丰香”、“幸香”、“红颜”、“绿波”等20多个新品种分时段种植,上市时间由原来的只有20多天延长到240多天,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品种的不断丰富,使得李桂峰眼里的草莓又开始“鲜亮可人”,一般年景一个大棚年纯收入有四五万元。
2013年,头脑灵活的李桂峰又有了新想法,他想换个“种法儿”——成立合作社,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2013年4月,桂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他所在的庞村80%以上的农户加入。“成立合作社的好处,一是便于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便于做大品牌拓展市场。”
标准化生产规程不是难事,因为县农技推广中心有现成的,绿色草莓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绿色草莓技术示范推广体系、绿色草莓技术检测监督体系等一应俱全,涵盖育苗、建棚、管理、采摘、包装等全过程。李桂峰把标准化生产规程塑封起来,一户一份。“虽然都是‘老把式’,但也不能各行其是,都得按合作社的规定来。”
拓展市场是李桂峰面临的新课题。合作社刚成立,名头不够响亮,他自己先掏2000多元钱建立了合作社网站。“这网络营销挺神奇,很快就有天津等地的人和我们取得了联系。”现在让李桂峰挠头的是商标注册,“名字起了一大串儿,可大家意见不统一,近期就得定下来,抓紧注册。”
在李桂峰看来,合作社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县里现在有速冻草莓、草莓罐头、低糖草莓酱、草莓乳等生产企业18家,将来合作社要争取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料基地;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后,发展草莓观光采摘游,既能促进销售又能实现增值。”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2-23/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