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长白山深处仍是千里冰封。但在白山市“中天农业园”的日光温室里,25摄氏度的室温使人如临春天。200多栋温室大棚里草莓、香菜、青椒等十多种水果蔬菜葱茏一片。
这座投资1.2亿元、占地1000亩的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位于白山市规划的万亩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内的六道江镇村,是集果蔬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科普教育、农业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偌大的园区里,数百栋大棚按照功能分布在不同区域。白山中天集团副总裁吕传明介绍,农业园共有日光温室和大棚220栋、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智能连体大棚2栋和相关农业设施及休闲、观光农业设施。
“目前,农业园生产的27种蔬菜已经通过国家检测,并将以‘中天’品牌投入市场。”吕传明说。
棚膜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由于棚膜经济克服了北方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限制因素,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增长。”白山中天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副经理慈波说。
在农业园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村民付春堂。2012年,他将自家的4亩地流转给了农业园。从此,除了农民的身份,他又多了一个头衔——果蔬种植技术员。
“把地包给农业园,省心省力还赚钱,村民都认可。”付春堂为记者算了笔账:以前种地一年顶多挣3000元。现在,每亩地以700元的价格包给农业园,一年就是2800元。“不种地了,村民都到园区打工,一个月工资就3000元。一年算下来,收入是种地的10多倍。”
吕传明告诉记者,农业园年吸纳用工200多人,其中80%是周边村屯农民,不仅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起到了启发引导、实地培训村民种植发展绿色蔬菜
积极性与技术本领的培训示范基地的功能。
农业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直销、批发和蔬菜大棚车进社区等销售方式,实行农产品和超市对接、农产品和居民户对接、农产品和批发市场对接,并以会员制的方式实行农产品订单生产、送货上门。
吉林省长达5个月的“猫冬”季节,一方面冬季蔬菜要大量从南方调入,一方面当地农民闲而无事。发展反季节棚膜种植既可以增加供给,又能使农民收获“第二季”庄稼,增加收入。我省实施的“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通过提温增热的棚膜种植,也可以在林海雪原深处的寒冷季节,生产出叶菜、哈密瓜、油桃等蔬菜水果,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5-02-05/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