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黄牛养殖开启创业之旅 合作共赢带乡邻致富


黄牛养殖开启创业之旅 合作共赢带乡邻致富

城口县兴牧黄牛养殖股份合作社养殖的“老君山黄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发家致富要凝心聚力,单打独干伤神费力”,这是人称“老王”的兴牧黄牛养殖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王贤於常挂嘴边的一句“口头禅”。“老 王”是一名资深的兽医,面像敦厚老实,但在敦厚老实的外表下,却长有一颗“七巧玲珑心”。他常年与牲畜、家禽打交道,对他们的生活习性、病害防治、市场需 求都了然于胸,多年来一直怀有一颗“不安分”的创业心,想找机会在养殖业方面“大干一场”。

  关注农业发展信息 敏锐察觉创业机遇

   老王这颗“躁动不安分”的心,终于有了“爆发点”。2012年4月,他在例常观看央视《致富经》栏目时,无意间了解到“80后美女牛总”陈金娥的故事, 这让他下定了养殖“老君山黄牛”的决心。他心里默想“做服装生意的80后美女都能养牛,我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能一试?失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老王会想、少说、敢做,是个“知行合一”的人,在下定决心后他立即与妻儿、亲人、朋友进行沟通,但开始招来一致反对,都认为搞养殖活杂、人累、风险大, 不是明智的选择。但当他把“国家扶持政策、黄牛养殖技术、市场需求潜力、成功的案例”等详细分析讲解给他们听后,大家才知道他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胸有 成竹,都改变了看法,积极支持让他放手去做,他的创业之旅正式启程。

  创业之路崎岖艰辛 栉风沐雨四处斡旋

   创业前多数困难都不会显现,但创业时就会知其艰辛。投入精力后,老王感觉“满河都是滩”!养殖场建设要多少资金?预算缺口如何弥补?场址选在哪?土地怎 么解决?采用何种方式运作?种源哪来?销售渠道怎么建立?质量如何保证?如何屠宰?饲料如何配比?一系列问题让他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他走得早了,回得晚了,饭量大了,人却瘦了。

  “一个人‘玩不转’,得做改变,找几个‘同志’一起干才行。”这是他当时的内心写照。于是他一边继续筹备养殖场,一边开始寻找“合伙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想法一个多月后传到了高燕镇西沟村几个村干部的耳朵里。这几个人想带着村民搞发展,正苦无门路,双方原本熟人,现在又有共同愿望,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出资成立合作社,并兴建养殖场,场址就定在位于城口县高燕镇西沟村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高燕镇西沟村位于老君山脚下,原属老明月乡,离县城只有6分钟车程,城万快速通道贯穿而过,交通便捷、土地广袤、区位较好,是发展养殖业的理想场所。

  有了几位合伙人的加入,老王压力减轻不小,合伙人齐心协力、各尽其责,筹建工作快速推进。管财务的负责筹集建设资金;跑公关的负责合作社注册、寻求政策扶持;管购销的多方奔走选育黄牛良种,与人谈判建立销售渠道;管建设的租地建场、发动群众种植牧草等饲料。

   老王和他的几位合伙人饱含热情,栉风沐雨四处奔波斡旋,终于在2012年10月挂牌成立了“兴牧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建起“兴牧黄牛养殖场”。该养 殖场距城万快速通道500米,占地面积3000㎡,总投资400多万元,圈舍、生活区、办公室、值班室、兽医室、饲料储存、氨化池、化粪池、牧草基地、饲 料加工房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达到了现代化养牛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就这样,老王和他的几位合伙人开启了共同的“创业梦”。

  政策支持添翼助力 克服困难破旧辟新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明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城口县、高燕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县属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兴牧黄牛养殖场”的健康发展。除积极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曾多次聘请专家到养殖场进行现场技术 指导,并组织老王等人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先进养牛技术,安排县农委、高燕镇政府联合牵头研究肉牛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协助建立销售平台,帮助引进优质肉牛 品种,一起为养殖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添翼助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牛 饲料 土地 牛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