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西屯留县:蘑菇谱出共同富裕之歌


  2007年春节期间,李淑平和全家人刚吃过晚饭,长治郊区故漳 村农民路元章打来了电话。路元章是跟李淑平学会了栽种蘑菇技术后,在自家院内建了3个大棚,投料20多吨,当时栽种的蘑菇正显蕾出菇。但路元章发现,棚里 长出的菇奇形怪状有问题,就急忙打电话向李淑平进行咨询。李淑平听了路元章的描述后也很着急。放下电话,李淑平就去查找翻阅有关资料,一直到深夜零点。

   第二天是正月初五。天刚亮李淑平就起床悄悄出了门。在当地有个风俗习惯,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这天不走亲戚不串门,说是图个吉利。而 李淑平顾不了这些。她打上出租车到了路元章家,没顾上暖和一下,便跺跺鞋上的雪,跟随路元章走进蘑菇大棚查找原因。只见3个大棚里已发好菌的蘑菇袋垛得整 整齐齐,中间走道上还安了四五个煤球火炉,有的菌袋上加盖了塑料布。她仔细观察分析后,认定是大棚气温太高,空气不流通所致。于是李淑平就对路元章分析 说:“食用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它和咱们人一样,吸进的是新鲜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你这大棚里温度太高,再加上空气不流通,实质上是蘑菇煤气中毒。” 路元章在李淑平的帮助下开了通风口,掀了菌袋上的塑料布等。几个人整整忙了一上午。3天后,路元章给李淑平打电话报喜,蘑菇生长正常了……

  新技术与新品种

   李淑平在栽培蘑菇、培育新菌种期间,进一步深钻细研,结合当地气候、温度、湿度、原材料等实际,成功培育出了适应当地种植和人们喜爱的平菇系列菌株,像 平菇类的屯平系列1-11号;香菇类1-2号;还有鸡腿菇、双孢菇、金针菇和猴头菇等。2007年,她又做了“玉米秸秆高效栽培平菇”的实验课题,实验结 果表明:利用玉米秸秆种植平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20%的口感,品质均优于玉米芯栽培的蘑菇。

  这些技术从2008年开始,已经在全县及长治、晋城等地推广应用。到现在,利用树枝与锯末种植香菇;利用麦秸牛粪种植双孢菇:利用玉米芯、玉米秆、豆秸、高粱壳栽培平菇都获得了成功和推广,使农村过去许多废弃物,如今变成农民发财致富的“钱宝宝”。

   李淑平从1994年的年收入几千元起步,到如今已是年产鲜菇达到40多吨,菌种五六万斤,年均纯收入达到十几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与此同 时,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李淑平创办的食用菌培训基地,共培训农村青年1600余名,接受培训的人遍及全县农村及邻近的长子、襄垣、潞城、平顺、长 治市郊等县区,还有晋城、阳城、高平等地。这些人有的是家庭困难的农村青年,有的是高考落榜的青年,还有的是大学生村官等。如今他们中多数都已成为农村致 富标兵和青年致富带头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蘑菇 食用菌 大棚 平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