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西屯留县:蘑菇谱出共同富裕之歌


李淑平(中)在指导学员采集蘑菇。

李淑平(中)在指导学员采集蘑菇。

屯留县关工委曾天法主任(右一)了解李淑平(左二)培育的蘑菇菌苗、菌种。

屯留县关工委曾天法主任(右一)了解李淑平(左二)培育的蘑菇菌苗、菌种。

  屯留县农妇李淑平,靠科学栽培蘑菇致富后,帮助引领全县及上党地区1600余名农村青年走上致富路。

   长治市屯留县余吾镇后河村女村民李淑平刻苦钻研,靠科学栽培蘑菇致富后,帮助引领全县及上党地区1600余名农村青年靠科技致富,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 彰和奖励。最近,她又被县关工委表彰为 “引领农村青年致富的带头人”。数九寒天,我们一行人专程赶赴后河村采访李淑平。说起栽培蘑菇致富后的最大愿望,李淑平说:“党的富民好政策和现代科学技 术让我致了富,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村青年,让他们圆科学种蘑菇的共同致富梦。”

  食用菌培训免收学费

   1990年夏,18岁的李淑平高考落榜后,去长治市食用菌培训中心学习蘑菇栽培,熟练地掌握了食用菌制种、栽培等技术,成为培训班里唯一的制种能手。 1994年,李淑平和丈夫多方筹措资金5000余元,开办了屯留县第一个食用菌厂。2003年,李淑平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县关工委 主任曾天法多次帮助筹措资金,她的食用菌厂得以发展,更名为食用菌有限公司,并开办了食用菌培训实验基地,吸引了本县和周边地区农村青年前来学习技术,她 一律免收学费。家庭困难的人来购买菌种、菌株,她也只收取成本费。

  凡来学习栽种蘑菇的,李淑平都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从蘑菇的栽 培季节,栽培菌株的选择、场地的选择、培养料配方、菌袋的制作(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方法、接种培菌)、出菇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如何通风、草帘的适时覆 盖、适时补水、适时采收等程序)操作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对学得慢的人,她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反复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

   这些年来,李淑平把心思全部操在了食用菌厂和培训基地上,儿子尹凌云和女儿尹凌玥从上幼儿园到上学都是全托,儿子尹凌云曾抱怨说:“别人家的孩子每天能 回家,跟爸妈一起热乎乎的。我们从小就全托,难道你们不心疼我们吗?”谈起这些,李淑平和丈夫尹建斌眼噙泪珠哽咽地说:“天下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儿女的? 他们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我们事情太多,确实忙不过来。”

  带领大伙栽种蘑菇致富

  女青年蒿雪玲,原先在家里养鸡、种菜,因种种原因挣钱少都干不下去了。后来她到淑平的基地学习种植蘑菇,淑平如同亲姐姐一样手把手地教、耐心地讲、免费让她吃住。雪玲技艺学成后,在家建了5个棚,年产蘑菇20余吨,一跃成为村里的科技致富户。

  前苏村有位叫吕拴灵的农民,家里住的是几孔旧窑洞,条件较差,再加上他患有直肠癌,原先一直是靠种两亩地为生。2004年,已50多岁的吕拴灵闻讯去李淑平开办的培训基地学习了种植蘑菇的技术,之后和老伴在院内建了两个蘑菇大棚。

  去年夏季的一天,吕拴灵种植的蘑菇出现了畸形,他找到了李淑平咨询病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李淑平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去帮助他查找原因,马上发现是他的棚里空气循环不好造成的,于是又亲自帮他在大棚上开了几个通风口,第二天,蘑菇恢复了正常生长。

   据测算,吕拴灵这10多年来,年年都在李淑平那里拿几百斤菌种栽种,李淑平知道他家是村里的困难户,身体又患病,于是每次都是只收成本费 (卖给别人一袋菌种1.5元,卖给吕拴灵一袋菌种只要1元钱)。从2004年起,老吕每年能生产鲜蘑菇四五千斤,收入1.8万元,如今60多岁的吕拴灵一 提起栽种蘑菇的事,就高兴地夸赞说:“是李淑平教会俺种蘑菇的,俺今生今世忘不了她的大恩大德。”

  2005年,以申科亮牵头的长子县 11名大学生村官慕名到淑平的培训基地学习。学业结束后,他们11个人各自贷款5万元,县里又资助了50余万元,总共100多万元,在长子县西上坊村建了 一所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从基地的选址、建棚一直到种植,热心的李淑平都是主动、不间断地去进行技术传授、现场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攻克在种植蘑菇中遇到 的各种技术难题。目前,这个基地已成为长子县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一个亮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蘑菇 食用菌 大棚 平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