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黑龙江畅通农民耳目 助力丰产增收


 

  “丰产却不增收”是今年哈尔滨市大部分菜农所面对的窘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天气良好,蔬菜长势不错,产量大增等原因使冰城夏菜大丰收,但由于大多数农民不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闭塞,大量跟风种植,造成菜贱伤农。因此,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装上迅速了解市场行情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不灵通 丰产不增收

  在道外区北棵二道街的一个市场内,一处蔬菜摊的摊主对记者说:“茄子3元/公斤,青椒2元/公斤……今年的菜价比往年低太多了,农民今年想赚钱很难。”

  菜价为啥比往年低那么多?哈尔滨市农委蔬菜处白志怀说:“从外部原因来看,全国蔬菜大丰收,整体菜价都在低位运行,导致蔬菜外运难,只能在本地销售;从内部原因看,哈尔滨近年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之本地菜都在夏秋季集中上市,直接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采访中,记者发现,近段时间,部分农贸市场内,秋土豆已经上市,40斤一袋的土豆价格在30元左右,也就是说零售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白志怀说:“初步预测,大量上市后价格可能还会下降。”

  日前驱车来到哈尔滨呼兰区富强村富强晨光蔬菜合作社,蔬菜大棚里农民们正在忙着摘菜,他们将黄瓜、柿子等装箱,或是等着菜贩子来收,或是直接送到哈达果蔬批发市场。“今年菜价太低了,比往年低了好多倍!就说柿子吧,去年我们柿子在地里的批发价是每公斤1.4~1.6元,今年地里的批发价每公斤只有0.4~0.3元。”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喜光说:“消费人群不变,但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农村信息不灵通,大家种植的盲目性太大,信息不顺造成农民种植与市场脱节。我觉得哈尔滨缺少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

  采访中,很多菜农都纷纷表示,今年“输”在信息上。“不懂行情,去年看到啥菜价钱高今年就种啥。要是知道今年价格这么便宜,说啥也不会种那么多。”一位菜农说。

  试点工作开启 农民逐渐接受

  为了能够尽快实现农村信息化,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今年8月8日,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黑龙江省启动仪式在双城市周家镇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也将推动哈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9日,记者驱车来到哈市双城区周家镇东海村益农信息社示范社,刚一进门,记者就看到在墙上挂着一台“平板电视机”——三农信息查询机。据介绍,查询机分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和电子商务四大版块,内设农业热线、金融服务、种养技术、价格行情等二十个子版块。

  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查询机的作用,这里的信息员细心的将印有“不懂您就点,免费点击与咨询”、“百姓的问题,专家来解决”的提示条贴在了查询机上,“现在逐渐有附近的农民来我们这里查询,主要是看种植技术和发布销售信息。”信息员张钊说:“目前来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接受新事物都要有个过程,只要把这件好事持续做下去,就会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哈市农委市场信息处宋颖告诉记者:“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将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将促使全市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顺利进行。”

  信息“量身”定做 好事才能办好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目前,农民的生产决策,多靠经验与相互之间有限的信息交流,这种跟风式的生产决策,很容易造成某类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对于菜农来讲, 很难逃出“跌—涨—再跌—再涨”的轮回。

  “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对于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够。”省政协委员、五常市新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清泉说:“从今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完全是农民只管种,不理会市场,造成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丰收钱难赚。”

  他进一步解释:“农民种植前期,要了解种植的农产品是否与市场‘对路’,种子品种是否有质量保证,当下是否有降低成本的种植新技术。而且,市民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农民要将生产记录、认证溯源等信息记录并传达给市场。销售时,更要有准确的市场信息定位。所以说信息化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环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青椒 预测 蔬菜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