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的人防设施除了能存放香蕉外,还能作为食用菌的“温室”。这不,泸县花甲老农马生贤6年前来到江阳区蓝田街道以每年近10万元的价格租下了4个防空洞循环种袖珍菇。由于防空洞冬暖夏凉,恒温在20度左右,让他的食用菌生产“全年无休”。如今,马生贤就靠着4个防空洞和长年保持10万余个菌包,每年获利近40万元。
马生贤在防空洞种出的菌菇
地底下的“蘑菇大棚”
若不是走进马生贤宽大的屋子里,笔者压根也想不到,在一条宽阔的公路地底下居然还有几个防空洞,每个防空洞居然都变身为近4000平方米的“蘑菇大棚”。马生贤的屋子就在防空洞口。
走进昏暗的防空洞,笔者很快看到了不少奇怪的“土”。“这是棉籽壳和玉米芯等做的培养料,用来种蘑菇。”马生贤说,他的棉籽壳全是来自新疆、湖北,加上水和石灰消毒,然后堆积发酵,再装包蒸煮24小时,就可以培育袖珍菇,培育过后的废料免费送给周边的农村栽花种树,实现循环使用。
马生贤告诉笔者,他之所以选择防空洞进行种植,因为食用菌的生长温度在15—20摄氏度之间。正常情况下是秋季投料,冬季和春季收获。而防空洞长年却是15—20摄氏度的恒温,符合食用菌的生长温度,他也同时做好洞内的通风、杀菌等工作,让他在夏季和秋季天天都有新鲜菇供应市场。
在防空洞里的过道两边,几个工人正在将处理过的培养料装包接种、存放,“我这些菌包里的袖珍菇种,20天左右就能采摘了。”马生贤说:“现在洞里的菌包因生产期不同,为了让市民吃到新鲜蘑菇,每天需分3次采摘,采了直接送往超市和客户那里,新鲜得很。”
袖珍菇占泸州60%市场
在马生贤每个达3000多平方米的防空洞里,笔者惊奇地发现,每个洞里种植的蘑菇品种除少量平菇外,几乎全是小巧玲珑的袖珍菇。“可别小看了我的这些袖珍菇,泸州市场60%的袖珍菇都出自我的防空洞。”马生贤高兴地介绍说。
“那个时候泸州的袖珍菇大部分都是外地进来的,份额小得很。”马生贤说,2009年春节,他了解到泸州袖珍菇市场空缺后,毫不犹豫地在泸州率先引进了这一来自台湾的菌菇品种,并在防空洞里进行规模种植。
袖珍菇菇属中温型菌类,防空洞里阴暗,潮湿,温度稳定,各种条件都适合袖珍菇的种植,不到2个月,第一批袖珍菇开始陆续丰收了。
袖珍菇虽然其质地脆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但刚开始不被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没有市场的马生贤不等不靠,为了打开销路,他同儿子一起主动上门到泸州城区各大菜市场“自卖自夸”,将做好的袖珍菇菜肴送到酒店、山珍馆请食客们免费品尝。
就这样一月下来,由于袖珍菇味美,质量好,终于让消费者们所接纳、喜爱,批发商更是主动与下签下了长年订购合同,袖珍菇在泸州的市场也随之打开。近几年,袖珍菇成为了泸州市民最喜爱的菌菇之一,这让马生贤乐开怀,现在每天产出的700多斤菌菇中,袖珍菇就产量就达400多斤。尽管价格较一般平菇高出一倍,但全是配送。
循环不断“全年无休”
4个防空洞上万平方米,常年只有10万余个菌包出菇,每天只采摘菌菇7、800斤?在常人看来,这个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然而,马生贤对此却乐呵呵呵地说,“别人认为我是浪费资源,其实是为了让我的袖珍菇‘全年无休’,防空洞个个得到‘休养生息’。”
笔者走进马生贤的4个防空洞里看到:4个防空洞的菌菇目前只有两个长势较旺,另一个的防空洞的菌包即出菇,而另一个却空空如也,洞口的地上是洒落一地的石灰。“流水培育菌菇的好处在于一年四季每天都有鲜菇供应市场,同时每个防空洞不到两个月就可得到一次休整消杀病菌,确保了每个洞里培育出的菌菇生态健康。”马生贤谈起他的循环培育,侃侃而谈。
原来,马生贤的4个防空洞之所以采取循环培育,是由于他长年每天只保持两个防空洞出菌,每天保证定量的鲜菇供应市场,避免了量大价跌的现象发生和收益的稳定。同时,循环培育又使每一个防空洞都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消毒杀菌,通过定时消杀病菌,让马生贤防空洞的菌菇长年远离了褐斑病、螨虫、种蝇等主要菌菇病虫害的侵,确保菌菇的健康生长。近几年,由于坚持循环培育,马生贤的菌菇还从未受到病虫害侵袭而蒙受过损失,让他年年都获得了近40万元的利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9-12/1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