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普定男子放着副总不当 回乡种刺梨引领乡亲致富


 

  方志军,出生于普定县马关镇,今年40岁。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他和村子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南下成了一名打工仔,虽能挣到一些钱,但还不能让家人过上富裕生活。

  2009年,方志军得知西秀区双堡镇一些村民种植金刺梨走上了致富路后,便放弃在公司当副总的职位,选择到双堡学习金刺梨种植技术,同时,也在那里租近100亩地种植金刺梨树。两年后,他赚到人生的 “第一捅金”。

  文/图 早报记者 姚福进

  引导村民种植金刺梨

  走上致富路

  2010秋天,方志军带着金刺梨种植技术回到了家乡普定县马官镇水坝村,把种植金刺梨的想法告知了村会计李骏。2010年底,在李骏的支持下,方志军开始向水坝、长坡、小河、皮关、对门等7个村村民,宣传金刺梨种植致富之路。当年,有52户村民利用自己空闲土地,试着种植上了方志军免费发给的金刺梨苗。

  按照金刺梨苗生长规律,需要2至3年才能结果,为了不让种植金刺梨的村民因投入管护资金而产生前景担忧,方志军自己拿出8万元钱,购买肥料、请劳动力,无偿帮助种植户管护金刺梨苗。并且,还手把手将他学到的种植技术教给一些年轻村民。

  两年后,原本小小的金刺梨苗长接满了金刺梨。到了丰收的季节,村民也开始采摘金刺梨上市销售。

  “30元钱一斤,不愁销路。”水坝村试种户李静说,那一年,每户试种户都获得了2-10万的收入。村民们都相信了种植金刺梨是一条致富之路。

  成立金刺梨种植合作社

  梦想发展万亩生态观光园

  2012年10月后,免费领取过金刺梨苗的村民又再次找上门来,要求领取金刺梨苗发展种植,连一些挨邻乡镇的村民也纷纷找上门来,要求种植金刺梨苗。据方志军统计,那一年报名要种植的村民有近400户,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

  由于安顺周边许多村寨,也种上了金刺梨苗,方志军又开始考虑新的问题。“这大规模无序种植,市场还会不会有以前好?会不会产生金刺梨伤农?”带着这些疑问,方志军又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他获取到一个经验——成立种植合作社。

  2012年12月,安顺市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1500亩获金刺梨在来年获得大丰收。

  今年5月初,方志军又通过考察、并咨询农业专家,成立了“贵州安顺市世纪农民农业合作社联合社。”随后,方志军又开始思索走生态发展之路。最终决定将“城市绿化树种植”项目落户在普定县农业园区,同时,把“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园”定在坪上镇对门村夜郎湖边。

  “城市绿化树种植”的发展之路在方志军的心里已有了一定的设想,就是由他组建公司,向农户无偿发放需种植苗木,并且帮助农户栽种成活,然后交给村民自己来管理,每年,方志军支付给农户一定的管理费,当苗木长大出卖后,收益与村民平分。

  目前,方志军已加入贵州最大的益农道农业合作联社,该联合社本月初也在安顺正式挂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刺梨 土地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