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安徽棠溪镇:名人杨益斌回村 名不虚传《致富经》


 

安徽棠溪镇:名人杨益斌回村 名不虚传《致富经》

  这里是安徽省池州市最偏远的乡镇,棠溪镇。镇上有个叫杨益斌的人,只要提到他,村里的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

  村民詹恩来:我们这里都觉得感谢他,不佩服他也不行的,他有这个本事。

  镇党委书记尤兵:作为我们党委政府这个角度,确确实实也要感谢他。

  村长张五七:不光老百姓,我们都没敢想象的,想象不到他能做得这么好。也就农村俗话里讲的,做梦都想象不到。杨益斌:哈哈哈,感觉好,特别好,快活,开心。

  他就是杨益斌。

  杨益斌:舒服,爽

  从小学习好,长大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杨益斌早就成了山沟里的名人。2007年,因为一个意外发现的商机,他放弃城里的公司,要卖一种老家村里多少年都卖不出去的东西。村里人都说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能办成。村民詹恩来:这个事只有他能做得成,因为他就在外面跑,跟人打交道多,一般你没有打交道怎么做得成。

  村民胡春杰:在我们老百姓的心里,是不是,相信只有他能办得成。杨益斌的老家棠溪镇是典型的山区,记者跟着他在不到2米宽的盘山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这种东西。

  杨益斌:到了。记者:在哪?杨益斌:在那。

  记者:在峭壁上哦。

  杨益斌:对,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宝贝。

  别看杨益斌现在把这种东西称作宝贝,可在2008年他刚开始回村创业时,就掉进了一个陷阱,不仅差点砸了自己这块“村里名人”的招牌,甚至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杨益斌:如果我失败的话,我的家庭就要崩溃。

  一个赌上自己家庭的陷阱,杨益斌却一个月内绝地翻身,5年时间把当地多少年卖不出去的东西,不仅卖上了高价,甚至还卖出了国门。

  “村里名人”杨益斌到底有着怎样“名不虚传”的创业传奇呢?

  杨益斌:慢点啊。

  记者:这不会有蛇吧。

  杨益斌:不会,都是鳝鱼。

  水田里抓鳝鱼,是杨益斌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没有电视、手机,泥鳅、鳝鱼就是村里孩子最好的玩伴。

  杨益斌:那里有,鳝鱼鳝鱼,不是鳝鱼是什么呢。

  记者:啊。

  杨益斌:水蛇。。。。。哈哈哈哈。

  记者: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杨益斌:这个好玩。

  1976年,杨益斌出生在这个山村,山上爬树,河里捉鱼,他喜欢山里的生活。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却始终没有断过,那就是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18岁那年杨益斌考上合肥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走出大山。毕业后去了深圳,2003年他已经成了一家电机公司的销售经理,一年能赚到50万。过上和山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杨益斌从此成了村里的名人。

  村长:习惯了教育孩子,以后也要像杨益斌这样有出息。

  2004年,杨益斌看准家乡池州招商引资的优厚条件,辞掉深圳的工作,带着50多万积蓄回池州,和姐夫合伙开了一家电机厂,利用之前的人脉很快就把电机卖到了广州市场,一年销售额就上千万。山沟里出了个大老板,杨益斌在村里的名气更大了,几乎走到哪,就被夸到哪。

  村民詹恩来:在外面的人就是见市面的,要不怎么回来搞电机厂,在外头跑的和农村的不一样。

  村民胡春节:提起杨益斌,人家都把大拇指顶起。

  2007年,电机厂生意红火,杨益斌却突然提出,自己发现一个更大的商机,不和姐夫经营这个电机厂了。姐夫:应该说至少有一个星期没缓过神来。这个事对我打击还是比较大的,的确是想不到。

  杨益斌发现的商机就在自己老家的山上,他要回村创业。名人回村,乡亲们都觉得杨益斌这一出手一定名不虚传。

  村民詹恩来:这个事只有他能做成。

  村民胡春节:在老百姓的心里,应该他能做得成,相信他能做得成。

  杨益斌的母亲:有些老百姓通情达理,有些老百姓在山里他也不懂,每天来骂呀,吵呀,烦不烦。

  村民信任,杨益斌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机遇,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商机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陷阱。这个昔日村民口中的名人,沦落到天天有人上门来和他吵架的地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黑茶 香菇 绿茶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