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自家葡萄园里开辟了试验田。
老张带头写起了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帐”。
在延庆县张山营镇前庙村,72岁的村民张茂会有着双重身份,果农张茂会和“白领”张茂会。平日里,除了耕种自家2亩葡萄园,老张还要准点儿到辉煌葡萄酒庄上班,指导工人开展葡萄栽培管理。从农民到“白领”,张茂会是如何实现了身份的蜕变?
大胆创新种葡萄
在前庙村提起张茂会,可是响当当的人物。21岁开始担任村支书,是当时全公社最年轻的“一把手”。在他的带领下,前庙村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后进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
早些年,前庙村村民大多以种植大田作物和苹果为营生,直到1992年,由于果树老化、病害严重,村民相继弃之不管,原本就有些拮据的生活过得更加捉襟见肘。和村民的生活比起来,村委会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节省开支,村干部都是身兼数职。“咱一定要干出点事儿来,摆脱受穷受累的日子。”老张和村干部们商量着,要想有钱花,必须改变以往种植方式。种杏、梨、枣……大伙绞尽脑汁想了一圈,都被张茂会否定了,他用力捻了捻烟头说:“要种,咱就得种点别人没有的稀罕作物。”经过一番考察,他们决定:种葡萄。
“俺们村北靠松山,南依官厅,昼夜温差大,经专家论证属于最佳葡萄种植区。”老张说,有了专家的论证,他们发展葡萄产业的决心更足了,他叫上村主任,立马赶往东北考察葡萄新品种。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从东北引回了十多个当时最新的大粒葡萄品种,其中,红地球更是全国罕见的优新品种。
充满干劲的张茂会回到村,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盆冷水。听说村支书要大刀阔斧发展葡萄,种了一辈子老玉米的村民一下子绕不过这个弯来,还有村民较着劲儿。“你就能确定种葡萄不赔本?到时候你别吃不了兜着走就成。”面对针锋相对的个别村民,张茂会和村干部商量,先在村南开辟了10亩葡萄园,在村里选出10家,每家分1亩试种。天遂人愿,3年过后,葡萄头一次挂果就喜获丰收,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嘴都乐歪了,他们兜里装了比往年多出两三倍的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4-2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