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东南方向,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的燕羽山,山下有一个名叫果树园的小山村。几年前,小村默默无闻,尽管名曰果树园,但村里百余户人家却守着玉米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两年,在党的惠民政策带动下,村党支部创先争优谋发展,让昔日宁静的山村渐渐热闹起来――
近日,笔者走进延庆县井庄镇果树园村,刚进村就听见大喇叭里喊着:“发菜了啊,大家都来村委会大院儿领菜啊!”在去村委会的路上,笔者遇见了刚领完菜的村民武万众。这些日子,他已经陆续从村里领到了60斤大葱、70斤圆白菜、30斤胡萝卜、40斤萝卜和40斤土豆。“这么多菜,不光腌酸菜够用,也足够我和老伴儿吃一个冬天了!”武万众高兴地说。
“这两年咱果树园可火起来了,不光天天有好多游客来村里吃饭,村里还老给大伙儿发福利,连我这老汉都挣上‘工资’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提起村里的变化,武万众深有感触。
要问果树园村为何变化这么大?这得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村党支部书记武艾虎上任之后,看到村里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老样子,就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讨论村子今后的发展。大家一致认为,果树园村完全可以借助燕羽山观光资源和毗邻柳沟村的优势发展民俗旅游,念出自己的“致富经”。有了思路,村党支部领着大伙儿立即行动起来。
村容环境美,是果树园村“致富经”的序曲。近年来,该村借助新农村建设“5+3”工程等惠民政策,先后硬化水泥路面5600平方米,砌石头路面1万多平方米、垒花墙300多米、改厕近百个、安装路灯85盏……通过改水改厕、修路装灯等一系列措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发展民俗旅游打下了基础。今年,村里还对所有外立面进行了粉刷,统一了风格,令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民俗有特色,是果树园村“致富经”的主旋律。经过反复商讨,村里决定推出以“牛肚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并打出了“登燕羽山,品牛肚宴”的招牌。最初,村民对办民俗游信心不足,村里就推出了“凡是新开办的民俗户,村里补贴1万元”的优惠政策。
燕羽山居农家院主人张玉财是最初享受优惠政策的民俗户之一。2010年以前,张玉财一直靠务农和养羊为生。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禁牧政策后,养羊变得不可能,种地又挣不了几个钱,张玉财开始犯愁以后的日子。听说村里鼓励办民俗游,还给1万元的经营补贴,张玉财心里“痒痒”起来。经过一番准备,当年9月份,张玉财的燕羽山居农家院正式开业了。由于饭菜可口、环境整洁、服务热情,凡是来过他家的游客都成了回头客,连一些旅游团队也接踵而来,让张玉财家的生意十分火爆,两口子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今年中秋、国庆 “两节”期间,他家8天就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收入3万余元。目前,果树园村已有“牛肚宴”特色民俗户12户,户户生意兴隆,仅今年“两节”期间,12户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收入80万元。
整环境、办民俗,让果树园村不再默默无闻。如今,果树园村的“致富经”又有了新篇儿――“精品农业富村民”。
2010年,村里成立了经济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先后种植玫瑰500亩、蔬菜100亩、黄豆200亩。今年还从东北引进试种了“山野菜之王”――蕨菜,打造起精品观光农业。武艾虎告诉记者,如果蕨菜试种成功,村里还打算发展山野菜采摘和加工,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在与武万众闲聊中,笔者得知,武大爷老两口都已年过六旬,家里原有5亩地,主要靠种玉米为生。2010年底,他把家中5亩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每亩地每年能拿到800元补贴。平时,武大爷还能到村集体管理的土地上劳动,活儿多时每天挣70元工资,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挣1500元左右。一年下来,武大爷不出村就轻松挣到两万余元。不仅如此,每到蔬菜丰收季节,除了对外销售一部分之外,村里总是把集体土地生产的白菜、大葱、萝卜等蔬菜按户免费分给村民,武大爷家连菜钱都省下了。
新班子上任3年,果树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美了,民俗火了,村民富了,曾经偏居一隅的山村成为游客青睐的民俗村。果树园村虽然没有果树,但是在山村“致富经”的“念唱”下,已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11-0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