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出生的陈超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稳重,天天下地的他皮肤比上学时黑了许多,做人谦卑又落落大方,而这些都源于他的一个选择。原来,陈超是一名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当时陈超取得了法学和设计双学位,找一份工作应该并不难;但是陈超选择回溧水区晶桥镇的老家当了一名农民,没资金就贷款、申请项目经费支持,如今种植了数百亩的杨梅、板栗、茶叶,经过两年的磨砺,他已经成了家里的“小主人”。
贷款种了数百亩杨梅
昨天,在晶桥镇笪村刘家山,记者见到了陈超,他告诉金陵晚报记者,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随着到外地求学发展,自己已多年生活在大都市。
“大学期间,我学了法学和设计两个专业,毕业时取得了双学位。”陈超说,2012年大学毕业时,他面临着两个选择,“我有双学位证书,在城里找工作应该不难;但因为我父亲一直从事与农业有关的行业,就问我要不要回农村搞农业。”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陈超决定回家当一名“农民”。
原来,溧水区的土壤曾被认为不能种植杨梅,但金陵晚报曾报道,溧水区石湫镇的六旬老人乔春龙花了9年的时间垦荒种出了杨梅。因此,陈超首先想到的是向乔春龙取经,打造南京市最大的“杨梅谷”。
“我回到家乡后,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茶叶、板栗和杨梅,杨梅有100多亩,要过几年才能收成,现在主要靠茶叶和板栗的收入来投资杨梅。”陈超说,去年他自己成立了公司,此后家里就对他的农业项目不再支持,“我父亲说我已经长大了,以后缺钱了自己想办法。”陈超说得很平淡,“我就通过贷款和申请农业项目资金来周转资金。”
辛苦下地打造“杨梅谷”
陈超说,他种的不少是已经长了三四年的杨梅苗,再过两三年就可以结杨梅果了,“我接下来将扩种到500多亩。”陈超介绍说,因为杨梅的采摘期很短,一般只有十余天,他此次种的杨梅一共有45个品种,可以延长杨梅采摘周期至一个月。
一位熟识陈超的朋友告诉记者,如今的陈超成熟稳重,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公子哥”了。这时,陈超笑着说:“我天天都要到地里去,肯定被晒黑不少了。”他介绍道,地里的农活他聘请了不少农民在帮忙,但是他的主要工作是跟踪树苗的生长情况,也要天天下地。
虽然年龄不大,但陈超很有想法,他告诉记者,除了向乔春龙取经,他还聘请了南农大的两位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他也在继续深造学习专业的果树学,以后,他将研发盆景杨梅以及杨梅酒等系列产品,让杨梅成为溧水乃至南京的一大特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4-04-21/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