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贵州:生态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的侗族妇女侯正红,2012年4月成立了黎平县犀牛坡立体生态养殖场。短短两年时间,养殖场每年产茶叶达100吨,养殖家禽、鱼净收入12万元,还解决了418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一个养殖场,缘何既有家禽、鱼,还有茶叶呢?原来,该养殖场采取的是“茶园-家禽-鱼”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如今,这个养殖场有天然水塘3000平方米,茶园面积1000亩,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在黎平,很多创业能手像侯正红一样,靠种植、养殖业致了富。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达20.6万亩,年产茶叶7000多吨,产值6亿元;油茶基地19万亩,年茶籽产量4000吨以上,产值0.7亿元;优质稻种植面积15.3万亩,产量7万余吨,产值1.8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4.1万亩,产量17.5万吨,产值1.75亿元。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27个,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农业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有10家。

  黎平县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祥地。这里,森林覆盖率74.6%,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生态屏障,享有“曙光之城、侗乡之都、生态之园”的美誉。黎平县因地制宜,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

  “按照生态文明要求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让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百姓收入同步提高。”该县县委书记杨俊道说。

  如今,太平山、石龙山、天生桥、飞龙洞、八舟河等一批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相继建成,黎平县的生态旅游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成为“多情黔东南”旅游线的主要亮点。

  目前,该县打造的“天香谷”芳香特色农业旅游园区,已被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是“现代农业+产成品加工+旅游养生”的复合型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园区将投入4600万元进行建设,预计年底接待游客。

  与此同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黎平当地人也纷纷办起了休闲度假山庄、农家乐等,许多侗寨成为乡村旅游的乐园。2013年,该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36.7%。生态经济已成为侗乡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园 茶叶 油茶 无公害农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