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抓特色 兴产业 强科技 吉林通化市多措并举力促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通化市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质量,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提升资源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强化科技助农,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达10124元,增幅13%,分别高于全国1228元、全省524元。

  围绕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在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我市结合多种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中药材生产基地达10万亩,年产中药材3.8万吨、产值3.8亿元。五味子、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42万亩,食用菌达到730万平方米。大米、板栗、五味子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特色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今年,还将实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速工程,中药材、食用菌、蓝莓等基地面积发展到50万亩。

  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加工产业。通过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生产,努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以人参为例,随着去年总投资10亿元的康美新开河人参产业园一期工程,总投资3.6亿元的青山人参科技园,振国药业参峰胶囊、紫鑫药业人参酵素系列产品、益盛平地栽参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9种人参产品列为长白山人参品牌,人参产业产值增长35.7%。同时,集聚关联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形成以益盛药业、通天酒业等企业为龙头的粮食加工转化、畜禽产品加工、中药材提取加工、山葡萄酒酿造、人参精深加工、野生果仁加工等7个特色农产品加工经济群,使农产品加工量达220万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到310种。带动农户21.4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5%,让农民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领域获益,分享工业化发展的成果。今年,我市还将新建续建康美人参产业园、青山人参科研基地和精深加工等一批超亿元人参产业项目,开发人参新资源食品,促进人参产业在全省率先发展,人参产业产值增长25%。新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0个以上。

  实施科技惠农,促进增产增收。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去年,全市完成20万亩农作物高光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和40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建设任务,新增棚膜蔬菜4160亩。今年,还将继续实施农作物高光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5项重大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400万亩以上。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搞好主核心区和“四园一中心”项目实施。加快“菜篮子”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新建棚膜蔬菜4000亩,蔬菜种植突破35万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参 农民增收 食用菌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