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重庆巫溪:建生态畜牧 做效益农业


  目前,巫溪县正加紧推进养殖模式转变,为打造百万只优质山羊大县奠定基础。

  2

  龙头带动

  促进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过两天,我们还将修建一条公路,将2期工程连接起来,让养殖场规模翻个番。”巫溪县返乡创业带头人尤九周显得信心十足,“在我看来,发展这种集约化的畜牧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前景,再加上县里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搞这个底气足!”

  据了解,2011年,尤九周返乡后便盯准了县里大力推进的山羊产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了人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开发山羊产业。目前,他建设的波尔山羊种羊场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已养殖山羊800多只,预计年底可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

  在实施中,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将50只以上羔羊一次性赊销给有养殖能力的农户饲养,在草场资源丰富的中梁、天元、土城、乌龙等区域发展养殖户500户。并对农户试行全方位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养殖、销售、防疫合同,降低农民养殖风险。

  而尤九周仅仅是近年来返乡创业企业家的一个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巫溪县对山羊等畜牧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不少返乡创业企业家都盯准了这一领域,通过建立龙头骨干企业,扶植培育了一大批畜牧产业能手、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重点专业大户等,促进了草食牲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据悉,巫溪县大力引入城市资本,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化水平,引进了县内外工商业企业家投资新建种羊场4个,共建标准化羊舍9320平方米,吸引鼓励外出农民工120多人返乡创业,利用他们积累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一定资本发展草食牲畜业,现已建设山羊扩繁场28个、家庭牧场26个,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培育养羊大户1149户、新发展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32个、入社农户2873户共12140人。当前,山羊养殖已经在巫溪县形成了“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3

  科技支撑

  让农民养羊吃上“定心丸”

  “你这羊一直拉肚子是因为吃了太多的精饲料,精饲料只能作为辅料喂养。”在上磺镇严家村的养羊户冉龙弟家里,西南大学的山羊养殖专家张家骅正在细心地给冉龙弟做技术指导。自家的羊由于消化不良显得消瘦不堪,冉龙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愁找不到法子,专家们亲自登门指导养殖,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以前养羊我们就只管天亮放羊,天黑收羊,至于羊吃了多少、吃得怎样我们都搞不清楚,最后只要羊不生病,不死就行。”说起以前的喂养方式,冉龙弟自嘲说是“懒汉功夫”。

  现在实行规模养殖后,冉龙弟再也不敢“吊儿郎当”。按照专家的指导,他将“羊当猪养,草当粮种”。不仅如此,在专家的动员下,农民们还在小溪山片区搞起了“秸秆青贮”示范片,将玉米秆粉碎后发酵储存,变废为宝成为了羊的粮食,让羊一年四季都有食物吃,避免了春季的草荒。而在以往,这些秸秆通常都被胡乱扔置。

  不仅如此,以全国山羊养殖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张家骅为首的科技特派小组长期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养羊。科技支撑,让巫溪农民养羊吃上了定心丸。

  “为使我们的山羊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我们还加强了科技推广力度,优化特色畜牧业品种。”巫溪县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形式学习和技术培训,巫溪县畜牧业品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良种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据了解,巫溪县目前已加快了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和杂交改良步伐,建立了板角山羊保种场和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场,实现了养羊户自繁自养,提高了商品羊初生重、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产业故事

  昔日秸秆撂荒坡

  今日成就“羊产业”

  “以前这些秸秆大都被撂在荒坡上,而今却成了香饽饽。”巫溪县菱角乡九盘村山羊养殖大户向定居说,自从乡里引进了“秸秆养羊”技术,他今年就喂养了60多只山羊,现在正忙着张罗这些“羊宝贝”的粮食。

  像向定居一样,巫溪县当地很多农民一直有喂养山羊的习惯。但由于受技术、防疫、饲养、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农户饲养总量少,出栏少,经济效益不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畜牧 散养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