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多山多雾的自然条件造成农业生产较为不便,但就在这小小山城里,绿色农业却风生水起,创造了发展“奇迹”。截至今年8月底,昭平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1.87亿元,同比增加5.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515元,同比增长11.9%,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干劲就更加十足了。
推广新技术 构建特色产业链
传统耕作方式的靠天吃饭,难于适应机械化时代的要求,难以跟上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低产低效的传统种植无法形成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
“发展特色农业,推广新技术,是促进昭平农业增产、农业增效的必由之路”昭平县县长刘秋梅掷地有声地说。
昭平县利用时代特点,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以建设特色、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高产攻关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9.4万亩,完成水稻播种面积30.24万亩。全年推广优质稻组合28.2万亩;完成超级稻推广面积9.4万亩,引进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5个,新经济品种6个。
强根基,才能乘势而上,谋布局,才会有大发展。该县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茶叶生产产业化建设,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蚕桑、蔬菜、水果、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县茶叶面积17万亩,产值预计达8亿元,大批茶叶品牌如将军峰、亿健、故乡、象棋山等茶叶走出贺州,名扬全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引入发展“活水”,为经济“加油”,该县构建多元化的发展体系,发展优质瘦肉型猪、优质肉牛、桂江网箱鱼、肉兔等特色水产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养殖。截至目前,全县肉类总产量17561吨,同比增长2.84%;出栏肉猪17.19万头,同比增长2.8%;出栏家禽295.15万羽,同比增长2%;水产品总产量10738吨,同比增长6.2%。
开展农民培训 激活发展新活力
发展快不快,关键在于人的创新发展意识浓不浓;发展好不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高不高。该县以人为抓手,转动全县农村发展致富大局。
该县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强化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建立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更多农民转移就业。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围绕现代农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等培训,围绕回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2891人。
随着农村经纪人成为农村市场的生力军,该县充分发挥其“激活一江春水”的作用,及时组织工商等部门以培训推动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打造农村致富能手,大力推行“市场+经纪人+农户”的发展模式,努力在厂商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筑起金色的经济桥梁。今年该县举办2期农村经纪人培训班,来自乡镇的110余名营销、科技、信息、储运及加工经纪人参加了培训。
整合有效资源 组建专业合作社
市场瞬息万变,农民个体在经济大潮中往往难于抵御市场冲击,该县采取“抱团发展”的形式,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
在马江镇盘古村,种植大果山楂大户陈达声发动村民组织了春茂水果专业合作社,吸引了马江镇、木格乡近100户农户加入,成为当地水果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据了解,仅仅在马江镇,农民已经成立类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该县注重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作,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的龙头带动,扩大基地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个体循环互动的生产格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个,注册资金1900多万元,带动非成员农户8252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的发展。
该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村一业”的要求,组织协调各乡镇新农村示范点实施工作,加大对试点村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打造“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新格局。
落实惠农政策 助力扶贫攻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2-25/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