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王金良:现代农业的探索者


 

  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认真的眼神……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奔波了30年,王金良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王金良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盐,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技推广员。他曾当选为省第十一届,嘉兴市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现在是海盐的首席农业专家、高级农艺师,担任海盐县农技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今年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王金良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和点滴积累。

  他说,田里的工作苦,他的不少大学同学先后都改行转岗,但他觉得农业是基础产业,改变农村面貌需要有知识、懂科学的年轻人去奋斗;他说,他自小长在农村,祖辈父母都是农民,对“三农”有着一份剪不断的特殊情结;他说,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几代人的“中国梦”,而这也一直是他的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路者

  今年晚稻丰收,大胡子葛魁彪笑得合不拢嘴。当初只有小打小闹几亩水稻田的他,成为现在拥有600多亩粮田的农场主,葛魁彪心里一直都很感激一个人——王金良。

  “原来也有这个想法,承包些地种粮食,但一怕种多了种不好,二怕种出来卖不好,心里总没数。”葛魁彪回忆说,不论是刚开始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和销售途径,还是后来规模的扩大和家庭农场的建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王金良的悉心指导。

  不只是葛魁彪,海盐的许多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创建,都曾得到王金良的帮助。据悉,截至目前,王金良已先后指导并筹建了7家农业企业(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4家),3家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1家),总注册资金4268.48万元,产值规模超过3亿元。

  改变是从2006年开始的。

  “水稻的病虫害一直很多,当时看到农民每家每户病虫害的防治都不一样,没什么标准,也不正规,还影响大米的品质。”王金良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想法很纯粹,一门心思琢磨怎样才能把植保工作做到位,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

  2006年,全省首家植保专业合作社——海盐友邦植保专业合作社,在王金良的筹备下正式成立。他提出了“统一用药、统一品种、统一方法”这一“统防统治”的理念,将公益型的病虫测报预警系统、连锁经营的农资供应网络、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病虫灾害保险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起了一个统一协调、功能完善的新型植保服务体系。而后,王金良又相继指导创建了海盐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久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将3家服务型合作社的资源有效整合,为农民提供从水稻播种、机插秧、田间管理到机械化收割等“保姆式”的服务,有效解除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

  “这些年,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进城越来越普遍,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自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王金良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他花了很长时间,在认真比较了美国、加拿大的大型合作农场模式,英国、法国的大型合作社模式,日本的农协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渔会模式之后,才提出了“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一符合海盐县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的合作模式。

  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在王金良一手指导下筹建成立的,如今与嘉兴市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优质稻米研发中心”,接管流转土地3800亩,带动种粮大户1.2万亩进行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并建成年产3万吨级的友邦米厂,已加工稻米2.5万吨,产值1亿元。按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可以培育300家左右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带动10万亩粮食面积的产业化,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使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推动者

  今年,作为海盐“三改一拆”农业专家服务团的团长,王金良几乎天天跑在田间地头,说服养猪大户拆除猪棚,指导他们转产转业。

  “一下子让我拆掉猪棚,我不知道接下去要怎么弄,心里很复杂。”养猪大户陆建明告诉记者,这一年,王金良前前后后去了不知多少趟,先是给他出主意,拆掉猪棚之后搞改良,提升猪的品质,后来又给他指导种植技术,发展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王金良的反复劝说下,陆建明终于拆除了自家的违章猪棚,并将饲养量从原先的4000多头降到2000多头,同时还种起了葡萄和蔬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产业化 半夏 林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