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江苏沛县:特色农业引领河口农民跨入增收“快车道”


 

  初冬时节,走进河口镇张李庄村的一栋温室大棚里,如同走进了温暖的春天,大棚里嫩绿青翠的黄瓜挂满了藤蔓、红里透亮的西红柿缀满枝头,辛勤忙碌的农民们脸上挂满了喜悦……这是记者近日在河口镇张李庄村民郭强的温室大棚内看到的喜人景象。

  做大牛蒡产业

  河口镇多年来素有种植牛蒡的传统。为帮助农民做大牛蒡产业,该镇按照“发展特菜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大力调整牛蒡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农民采用标准化种植,引进日本“新林一号”等牛蒡优质品种,同时定期邀请县、镇农技人员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实行科学栽培,渐渐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一定规模,牛蒡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2.8万余亩。“如今,我们的牛蒡全部按照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种植,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牛蒡品质有了很大提高。”该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在形成区域化特色种植品牌的同时,该镇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先后引进旺达牛蒡等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展牛蒡深加工。牛蒡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原先的单纯种植到现在的牛蒡茶、牛蒡酒、绿原酸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目前,该镇已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2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8000余人。

  规模化特色产业让河口牛蒡这一农产品的深加工链条越拉越长,当地农民在拓宽种植、加工路子的过程中也拓宽了增收路。

  推广“大棚蔬菜”

  张李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村里几乎家家都种着“菜园子”,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在乡间奔走赶集卖菜。可是,由于规模小,种植分散,产品档次不高,一直发展不成规模。该镇结合实际,积极引导菜农采用冬暖式大棚和春暖大棚相结合的蔬菜种植模式,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出的大棚蔬菜比露天蔬菜价格高品质好,这让菜农们尝到了大棚蔬菜的“甜头”。

  该镇制定了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推广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认证了包菜、花椰菜等无公害农产品4个,并注册了“沛河”牌商标。为解决菜农的销售问题,张李庄村成立了蔬菜营销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使蔬菜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快。

  发展甜瓜种植

  “这是郁金香甜瓜,不仅个头大,而且香味浓、甜度高,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河口镇田堤口村瓜农郭凤霞一边忙着管理瓜苗,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讲述了田堤口村甜瓜种植基地发展壮大的过程。

  原来,几年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韩方启了解到当地种植郁金香甜瓜赚了大钱,他便将郁金香甜瓜引种到了家乡。示范种植成功后,该品种以特有的品质受到上海、苏州、无锡等各大市场的青睐,田堤口甜瓜在各大城市牢牢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今年全镇甜瓜的种植面积一下子发展到了2000亩。尝尽种瓜甜头的村民崔家怀激动地说:“明年俺准备把自家的甜瓜面积扩大到18亩,全部种植郁金香甜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牛蒡 蔬菜 大棚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