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蓝孔雀“安家”巢湖 平均每只6个月出栏,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


 

蓝孔雀“安家”巢湖 平均每只6个月出栏,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

  平常只有在动物园才能看到的蓝孔雀,现在巢湖岸边也可以看到了,那里有个蓝孔雀驯养繁殖基地。昨日,记者来到巢湖市夏阁镇里岗村小祖村民组,看到蓝孔雀成群。

  据介绍,蓝孔雀是一种野味浓郁的肉用珍禽,产肉多且富含十几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蓝孔雀的羽毛也深受欢迎。人工养殖蓝孔雀不但扩大了观赏动物资源,也给高级工艺品、生物制品提供了原料。正是瞄准了这个商机,祖恩胜当起了“蓝孔雀园”的“园主”。

  正在给孔雀喂食的祖恩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蓝孔雀平均6个月可以出栏,一只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祖恩胜的创业除了看好养殖蓝孔雀的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好的政策环境。巢湖市林业部门为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强化科技服务、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

  正因如此,祖恩胜在攻克蓝孔雀饲养技术难关后,自筹400万元资金成立了巢湖市二月特种养殖有限公司。他利用自家荒地,栽种香樟树,依托香樟林规划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饲养基地,专门从事蓝孔雀驯养养殖和经营利用。

  “市场虽好,但蓝孔雀的驯养繁育却并不容易。特别是要选购品质优良的种孔雀,这是影响产蛋量、孵化率以及小孔雀成活率的关键。此外,蓝孔雀吃得少却要吃得好,需要每天喂食白蚁、稻谷、玉米、杂草、杂虫及松针粉等,确保它们有足够的营养。”祖恩胜向记者说起了“驯养经”。

  “下一步我将成立蓝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订单’模式,把繁育出来的小孔雀交给合作社成员饲养,待成熟后再回购,并向外地高档餐饮行业销售。公司主要负责孵化繁殖、技术指导和成品销售。通过这种模式,公司既可扩大生产规模,又可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祖恩胜既兴奋又充满期待,“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发展林家乐休闲观光,或者搞产品深加工,如将孔雀制成标本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像祖恩胜这样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致富能手在巢湖市大有人在。据统计,目前该市专门从事特种养殖的企业已达9户,驯养繁殖种类包括野猪、河麂、梅花鹿等14种,年产值接近100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樟 林业 土地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