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十八年前,他投身为贫困山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十八年后,他种植经果林80亩,奏响了山村调整产业结构的“致富曲”。
贞丰县珉谷镇对家寨村地处大山腹地,四面群山环绕,早在20年前,这里的群众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广种薄收、效益低下。村里的年轻人纷纷选择踏上打工的道路,家住烂坝组的李朝龙也不例外,小学毕业后,随着打工浪潮南下打工。
当时,对家寨村没有建小学,当地的适龄儿童只能到五公里以外的小学就读。回到家乡后的李朝龙看到山里的孩子每天起早贪黑上学,缺少文化感到寸步难行的他被深深地触动,于是下定决心倾其所有办学,让村里的孩子就近入学。
1995年,李朝龙用自己在浙江打工和挖矿挣来的4万多元开始筹备办学,没有教室,腾出自家的三间房屋做教室,全家就挤在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小屋。没有课桌,他找来几块木板,用石头支着再用,没有黑板,他卸下门板代替。同年9月,李朝龙自办的烂坝小学如期开学,全村43名孩子入学。
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上书,李朝龙挨家挨户宣传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并为贫困学子减免学费,为了支撑教师工资和学校日常开支,李朝龙只身前往20公里外的挽澜乡煤矿挖煤,用每天所获20元的收入维持学校发展,默默地为山区教育奉献着。
“当时我实在是无法支撑下去了,爱人也不支持我再办了,但我从小就是书读得少,我不想让村里这些娃娃没书读,所以我无论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来。”回忆起当初办学时的艰难,李朝龙虽苦尤甜。
2000年,县委、县政府以政策扶持群众大面积栽种黄花梨,此时因为办学已倾家荡产的李朝龙看准机遇,筹资14万元向群众租地43亩,栽种了40亩黄花梨,与妻子龙朝芬一起一边管理学校一边培植果树,用经果林的收益来维持学校的开支。
流年逝水,李朝龙在大山教育的路上走过了风雨兼程的12个春秋。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对家寨村也在筹备修建村级小学,已无力再支撑学校开支的李朝龙放弃办学,全身心投入经果林种植。2011年,黄花梨获得丰收,收入10多万元。
由于黄花梨成熟周期短、不易保存。2008年,依靠经果林初尝甜头的李朝龙再次投资10万元租地40亩,并从外地引进优质柑橘苗栽种下地,正式建起了80亩经果林基地。为了解决水果运输问题,又投入3万元修建了500米的基地道路。
经果林需要精耕细作、管护到位,一切从零开始的李朝龙将全部心血投身经果林种植,没有技术他就到大型经果林基地打工学习技术,熟练掌握了果树栽种、施肥、喷洒农药、修枝、蔬果等技术。
现在,李朝龙的40亩黄花梨每年收入20多万元,柑橘也于2012年开始挂果。“我这里的水果是不愁销路的,主要是兴义批发市场来大批量地拉,零散的少部分就销往贵阳、安顺和本地。”随着收入的日渐丰厚,李朝龙推倒了家里当初用来办学的老房子,盖起了一栋三楼的小洋房。
看到李朝龙的经果林栽种成功,一向墨守成规种植传统作物的寨邻也纷纷上门取经,在对家寨村大面积种植黄花梨、柑橘、核桃等经果林,全村共种植1500多亩。
“我种的时候就带动了20多户群众,有些种了三亩、五亩,还有十来亩的,现在都还有十多户跟我们一起在种,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如今,步入李朝龙的80亩经果林基地,3米宽的道路两旁栽满了绿油油的黄花梨、柑橘,堆绿叠翠、生机勃勃,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看着硕果累累的果树,这些年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李朝龙与妻子龙朝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10-16/1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