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天津市蓟县:为库区百姓致富闯出新路




  特色种植遍地开花

  高效农业惠及农户


  8月26日清晨,见到马伸桥镇淋河村农户刘建国时,他正在自家大棚里为蓝莓树剪枝。蓝莓收获期已过,现在正是种苗后期管理时节。“我一共种了5亩地,‘五一’采摘时,亩产达到了1000斤,一共挣了20多万元。”脸上洋溢着幸福微笑的老刘,边说边又忙碌起来。

  记者看到,蓝莓树下方有黑色的橡胶管,橡胶管经过每畦蓝莓树时都有分叉的小黑管,周围的土壤很湿润。老刘指着小黑管告诉记者,这就是滴灌技术,既省水,又省肥。

  该镇农技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的蓝莓都是无公害的,首先,蓝莓种植要求土壤的PH值为5左右,而马伸桥镇土壤的PH值为7,为了降低土壤酸 性,就必须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因为这些肥料可以调节酸碱性。如果用了化肥,蓝莓就会大大减产。农家肥绿色环保,也不会污染环境。

  在马伸桥镇,像老刘一样的蓝莓种植户有34户,全镇共种植蓝莓790亩。该镇是目前本市第一家,也是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生产的蓝莓主要是供游客采摘、团购和销往京津大型超市。据统计,蓝莓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每年能够为百姓带来收入8000余万元。

  提起蓝莓种植,该镇从引进到种植成功以至见到效益也是经历了一段摸索的过程。

  蓟县马伸桥镇,耕地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都以粮食作物种植为生,收益较低。2008年,该镇结合当地土质特点,制定了发展市场前景 广阔、经济价值高的蓝莓种植产业的富民计划。他们带领农户远赴山东、大连等蓝莓种植基地实际考察,学习种植经验,刚开始他们投资350万元建起了占地 100亩的温室大棚,并帮助他们引进优质蓝莓种苗8000多株。经过三年的摸索,2011年,100亩蓝莓喜获丰收,仅此一项产业当年就为百姓带来直接收 入1170万元。一见到效益这么好,好多农户都有了种植蓝莓的想法,为解除农户没有经验、不懂技术的后顾之忧,镇里还专门聘请了多名经验丰富的蓝莓种植专 家、农学院博士,深入田间地头,免费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做好田间管理。

  马伸桥的蓝莓种植让记者见识到了高效农业为农户带来的好处,而来到穿芳峪乡大巨各庄湿地,池塘里的荷花芦苇仿佛让记者置身于江南水乡。

  “芦苇可以造纸,还可以做工艺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芦苇有很强的吸收氮和磷的作用,1000公顷芦苇一年能吸收纯化肥300吨,对于净化水质有着较显著的作用。”大巨各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凡勇介绍说。

  “今年年初,镇政府联合有关部门投资三千多万元,实施了大巨各庄生态农业项目,种植金银花二十万株、柳树四万棵、紫金槐五万棵,在河道旁栽植了既能净化水质又有经济效益的荷花八百亩、芦苇四百亩。”镇党委书记张宝山告诉记者。

  蓝莓、金银花、优质核桃、食用菌,如今,库区特色高效种植遍地开花。

  绿色防控种出绿色蔬菜

  生态治理保障食品安全

  如今,西山一村这个小村蔬菜年产量达到1700多吨,年实现收入300多万元,村民亩收入由过去的不足千元增加到了近两万元。

  通过防虫网、黄板、性捕诱器等物理设施的应用,结合生态防控技术,为大棚内的蔬菜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由此种生态、物理防控生产出的“绿色蔬菜”,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

  蓟县别山镇西山一村紧邻于桥水库南岸。走进一家农户的种植大棚,记者看到,一张张垂直而挂的黄板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虫。正在地里忙活的村 民老李告诉记者:“我们的蔬菜不使用农药,主要采用物理手段治理病虫害。使用的肥料也是生物菌肥,或者从农户家收集粪便发酵而成的有机肥。自然卖的上好价 钱。”老李说,这些黄板其实就是一块涂有黏虫剂的黄色纸板,其主要消灭的对象是蚜虫。由于蚜虫对黄色比较偏爱,一看到黄板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过来,可一旦它 与黄板亲密接触后,就只有在上面乖乖等死的份儿了。

  除了一网、一板这两大“杀虫高手”外,在蔬菜大棚顶端吊着的一个个塑料瓶就是第三大“杀虫高手”性捕诱器。据了解,性捕诱器是利用性信息素定向诱杀害虫,它吸引的主要是雄虫,雄虫一死,就没有办法与雌虫交配,那么面临着“绝后”危险的害虫对蔬菜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蓝莓 发酵 蔬菜 芦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