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泸县方洞镇商界精英再创业 回乡引领致富路


  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21日讯(雷林 张世森)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服役期间多次受到团、营、连嘉奖;他 也是一名商界精英,他的企业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担任着四川省工商联荷花池综合贸易商会常务副会长;他是方洞镇董湾村退伍军人郑英维,如今他是“泸县 方洞镇巨能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3年,他回到家乡董湾村,租地350多亩、27亩水库,办起了农场。返乡创业以来,他常常念叨着的一句 话就是:“难忘这片养育了我的热土,常怀这课报恩之心,我要为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办点实事。”

图为大雁养殖场

图为大雁养殖场

  专业化技术团队,护航高新种养殖作物

  郑英维说,搞种养殖业,掌握科学种养殖技术是关键,为此,他着手建立了一支专业种养殖技术团队,团队里有一个博士、一个教授、四个研究生,全都 是掌握着高新种养殖技术的专家,他们中间的四川农业大学养殖教授陈正礼,留学加拿大、南非的种植博士王海翔则是整个技术团队的领军人物。

图为山羊养殖场

图为山羊养殖场

  创业初期,技术团队通过多地考察,综合水源、地形、气候等条件筛选确定了专业社的用地范围,并选定了巨能草、辣木、黄檀、大雁、山羊五大种养殖 作物。巨能草生长快、产量高,每公颂年最高产量可达100吨,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加工转化为生物燃油、化工原料、用做食草动物山羊、土鸡、大 雁、肉牛、猪等的饲养等三大用途;而合作社里圈养的大雁、山羊,草食性强,且市场经济价值较高;辣木原产于非州、印度等地,广泛应用于医药,被誉为“生命 之树”、“植物中的钻石”;黄檀木是四旁绿化和浅山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村民在合作社里劳作

村民在合作社里劳作

  合作社成立后,技术团队便长期驻扎在合作社里,团队里各有分工,又通力配合协作。每天,他们都要深入到农田圈社,肩负着种养殖技术的制定、传授、指导等重任。

  科学化规划设计,凝心聚力图发展

  郑英维说,合作社成立之前,他就与技术团队认真制订了一个五年规划,五年内他们将力争打造出一个集荒漠化防治、农业生产、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 综合型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基地规划辐射总面积2000亩,总投资10500万元,将建成治理荒漠化种苗培植区、反季绿色果蔬栽种科技示范区、优质绿化果蔬 种植推广区、有机果蔬种植作业区、特色养殖区、生产加工流转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等七大区,各区域分别在技术、科技、规模、特色上具有带动示范作用。通过 “一种、二养、三加工”的产供销一体化道路,最终实现8000至10000万的年收入。

  2013年,作为合作社的发展起步之年,五大种养殖作物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合作社种植巨能草350多亩,2014年发展到1000亩,5年 后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种植巨能草10000亩;饲养本地羊200只,未来逐步发展到年出栏成羊2000只以上;两个大雁养殖场饲养了鸿雁、雪雁、灰雁三类, 共有3000多只,明年扩养到10000只以上;种植辣木4000株,黄檀种植4000株,未来将扩大种植到30000多株。

  租地雇农勤创业,引领致富造福乡亲

  对于回乡创业,郑英维可不是一时的冲动。他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家乡的青壮年劳力和年青妇女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小孩,耕种 十分困难、土地搁荒。为了让父老乡亲更好地从土地中获得好收效,合作社以每亩坡地200元、干板田240元的租金,租下了350亩土地和27亩水库,并一 次性付清了租赁金。同时,雇佣当地村民在农场打工,目前长期在他的农场专合社打工的村民近30人,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中午为打工的村民提供免费午 餐。为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合作社按种养殖业项目组分类管理,管理责任落实到项目组,年终评选优秀员工给予奖励。而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预计未来农民员 工可达到300人、带动更多的村民种草搞养殖,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走上打工致富、创业致富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土地 绿化 荒漠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