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镇帮水峪村的香槟果园里一片忙碌景象,刚刚从县全科农技员培训班回来的董山,正在带领村民们整理土地。
据董山介绍,今年春季长、温度低,果树开花晚,果实的生长期短,可能产量会有所下降。但是,他相信只要管理得当,果实的品质是不会降低的。
1996年,董山通过多方学习果树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成为帮水峪村第一批果树技术人员。2002年,帮水峪村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担任果树队的队长,负责村里164户上千亩果树的技术管理工作。作为帮水峪村致富带头人,董山自上任那天起,便将“力争为村民办点实事,带领村民过上富裕生活”作为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奋斗目标。
为了能及时解决果树管理中的新问题,董山利用农闲和早晚休息时间,自购或租借各种果林技术的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并将自己的果园作为实验基地。
除了自己努力钻研、尝试摸索,董山还积极参加果林技术的各种培训活动。从1996年到2012年,他从未间断过学习,2012年他被延庆县学习委评为“学习之星”,同时推荐为北京市级“学习之星”。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大果类的冲击,加上村里的果园管理粗放、旱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槟果、沙果、八棱海棠等小果类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让昔日为贡品的香槟果濒临消失。直到2006年,帮水峪村开始实行拯救香槟果行动。从那以后,董山带领村里几个村民整天泡在山里的果园里,琢磨着延续帮水峪槟子的老品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县果品服务中心老师的帮助下,他采用了老树生新芽的方法。槟子树属落叶乔木,选取实生苗、山丁子、八棱海棠的砧木作为槟子的嫁接“对象”。由于八棱海棠的砧木和香槟子接穗亲和力强、成活率最高,30棵槟子树嫁接更新后规模扩大到了40亩。改刀嫁接过的1760棵香槟果树,已有1000棵挂果创收了。
2010年,八达岭镇帮水峪村香槟果获得了“中华名果”的光荣称号,村民们也亲切地称这些辛苦嫁接忙碌的果树队员们为“金剪子能手”。靠着董山和队友们的努力和一股为梦想奋斗的精神,如今的帮水峪村不仅有香槟果树,还有国光苹果、八棱海棠等其他小果,形成规模化小果经济,并渐渐取得一定的成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5-0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