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铜梁七彩茧蚕丝 基因转变美人衣


 

  4月26日上午,在重庆铜梁县少云镇大佛村农民张书香的院坝里,镇村计生协会的3名干部张罗着帮他家洗晒蚕具。镇计生协会干部徐伟介绍说,张书香是我们联系的计生贫困户,“他家去年养彩色蚕尝到了甜头,今年还是继续养彩色蚕,这样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养蚕大县新的突破

  铜梁是重庆市养蚕大县,全县有8万亩良种桑园,蚕桑业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传统产业,全县养蚕最多的年份发种量达到8万张,农民养蚕收入上亿元。

  “为了促进蚕桑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我们在西南大学蚕丝学院的支持下,引进了彩色茧这一科技新成果,以实现桑业的升级换代。为了确保养殖成功,县里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干部蹲点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试验饲养圆满成功”,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贤菊介绍说。

  在采访中得知, 2011年,铜梁县春季率先在大庙镇试养彩色茧蚕6张,收获橙色彩茧200余公斤,制成天然彩色蚕丝被,深受消费者欢迎。2012年,铜梁蚕业部门又在西南大学蚕学重点实验室的指导下,扩大了该项目的科研试养与推广实验,在围龙镇、少云镇和石鱼镇部分养蚕大户中推广,共发放浅黄、橙黄、锈色三个蚕品种28张,生产各色彩色蚕茧1100多公斤。

  谈起彩色茧的好处,孙贤菊说,彩色蚕的饲养技术和产量与普通蚕基本相同,吃的也是普通桑叶,蚕茧经过缫丝环节也不会脱色,不需印染就可以生产出成品,省去了印染工序,减轻了丝绸印染的污染,还能减少污水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下一步,铜梁计划在彩色茧品种和数量上继续加大试验和推广力度,引领潮流,做出特色。

  科技成果助农增收

  “去年,我养了一张黄色茧蚕种,产了茧子44.6公斤,卖了1561元,比我养的一张普通蚕多卖了近300元,”向蚕具上撒着消毒药品的张书香介绍说。

  谈起彩色蚕茧的特点和优势,县蚕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田时铭称,彩色蚕茧是通过转变蚕的基因让蚕吐出多种颜色的彩丝――橙色、粉红、浅黄、浅绿、锈色。彩色蚕茧抽取的天然彩色蚕丝色泽柔和艳丽,利用这种纯天然的彩丝做成纺织品,像天然彩棉一样环保且不脱色,省去了印染工序,减轻了丝绸印染的污染,可以避免织物加工处理中各种化学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产品备受国内外高端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2年,铜梁总结了上年成功试养的经验后,选定在养蚕基础条件好的围龙镇和少云镇,发种30张,实行订单收购。围龙镇村民罗印书养了2张彩茧蚕,采摘茧子80多公斤,卖了3500元。”每公斤彩茧的价格要比普通白茧高3元以上,养彩茧蚕的收入会比养普通白茧蚕划算。

  田时铭介绍说,彩蚕养殖跟养普通蚕在技术上差不多,彩蚕的抗病性比较强,即使天气有些变化它也很适应。根据两年的实践,一张彩蚕可以让农户增收200至300元,我们争取两年内扩大到全县更多的镇街,以增加蚕农的收入。

  茧丝质量好市场受青睐

  彩茧的问世成了加工企业的“香馍馍”。“去年,公司对少云、围龙两个镇的彩茧全部实行定单保护价收购,蚕农一个电话,我们就派专人上门收购,当场支付现金,”县里的一家收购单位铜梁安居丝绸公司总经理曾凡久介绍说。

  谈起彩蚕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曾凡久说:  以往市场上出现的所谓天然彩茧,是通过给蚕喂养带有色素的食物而产出彩色蚕茧,而新研制的彩色蚕茧是通过转变蚕的基因等技术来改变蚕茧的颜色。公司用彩茧?丝,丝的长度、韧性显着好于普通白色蚕茧,在市场上销售特别抢手,并且价格比普通茧丝高出20%。公司用彩丝织了一批彩色丝绵被,在市场上每床2公斤的彩色丝绵被,价格尽管高达1000元仍然供不应求。备受国内外高端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种产品目前主要供应高端市场客户需要,他们看重的是彩色蚕丝具有色泽柔和艳丽的优点,又有良好的抑菌、抗菌和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阻挡紫外线的性能,符合传统丝绸产品的转型升级。”曾凡久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茧 蚕桑 蚕丝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