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广东梅县:“四大引擎”助力农民增收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76元超全省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1.49∶1领先全省山区县

  南方日报讯 (记者/柯鸿海 通讯员/翁尚华)昨日,笔者跟随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一行到梅县调研获悉,2012年,梅县人均GDP虽然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1476元,超越全省的10543元和全国的8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至1.49∶1,低于全省同期 2.867∶1的平均水平,城乡统筹发展领先全省山区县。

  在昔日的产煤村——梅县丙村镇大雅村,一进村子,浓郁的柚子花香就扑鼻而来。“以前村里有许多煤矿煤窑,挖煤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6年 煤矿关闭后,在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干部商议向山进军,组织村民大量种植金柚,耕山致富,挖煤的村民成功转型为种养专业户。”大雅 村支书邹文标指着村后一片绿油油的柚子树对笔者说。村民邹均平说:“预计今年柚子产量100万斤,收入可达200万元。”大雅村380多户村民家家种金 柚,面积8000多亩,去年产值20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1万元。这是梅县引导农民科学耕山致富的缩影。

  今年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来到梅县雁洋长教村,对农民参与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做法表 示充分肯定。不久前,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以及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省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也在不同场合指出,梅县作为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山区 县,城乡统筹的水平在广东山区县里处于领先水平。

  长教村支书钟银生自豪地介绍,2012年长教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690元,“现在我们村是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雁洋核心区的核心,村民早 已洗脚上田,直接转移到旅游服务业中,通过旅游反哺农村农业,村民月收入稳定”。笔者走访发现,梅县村村通上了公路,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农民增收这么快,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梅县县委书记张文广介绍:做好科学耕山致富文章、加快推进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雁洋核心区建设、发展精 致高效农业、实施“双转移”战略,四大引擎助力农民增收。通过抓龙头、扩基地、深加工、促营销、创品牌,梅县引导农民科学耕山致富,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 44.09万亩,去年全县人均水果收入达4008元,占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的三成半;文化旅游特色区雁洋核心区建设拉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民 增收渠道,让农民由“一次摘果收入”变为“四季综合收入”,去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4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9亿元,分别增长55.2%、 50.2%。时下,又正以五指峰为核心,以叶帅故园为重点,加快整合雁洋6个村的资源,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公司(龙头企业)+ 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建成各类龙头企业210家、专业合作社211家,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农民利益最大化;实施 “双转移”战略,让农村剩余劳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目前全县413个村(居)建立起劳动保障服务站,并开发打造了“客家大 嫂、旅游服务、金柚栽培、工艺编织”特色培训品牌,系列措施助全县24万农村劳动力中的16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也从2010年的4108 元增至2012年的6270元,增长52.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柚子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